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刘欢油腻”的标签,到底是谁先贴的?

第一次在后台看到这个问题时,我手里的咖啡差点洒在键盘上——刘欢?油腻?这俩词放一起,就像说“清泉里泡了陈皮”,总哪儿哪儿不对劲。

毕竟在我心里,刘欢从来就是“行走的CD”的代名词,是从弯弯的月亮里走出来的清华才子,是好汉歌里吼出“大河向东流”的真汉子。可翻翻评论区,确实有人会说:“他现在胖了不少”“感觉有点‘发福版喜剧人’那味儿了”。这让我忍不住琢磨:我们到底在用“油腻”评判什么?刘欢身上那些被贴上标签的瞬间,藏着多少对“实力派”的误解?

一、从“国民歌王”到“被讨论的对象”:我们需要怎样的艺术家?

刘欢油

要说刘欢的“油腻”论,最早大概是十来年前的事。那时他头发还比较浓密,但已经明显圆润了不少,偶尔在综艺里露面,总有人调侃“这肚子是灌了十斤黄酒吗?”后来他成了中国好声音的导师,顶着一头标志性的卷发,对着学员笑得眼缝眯成一条线,又有人说:“导师光环快被‘和气生财’的笑容磨没了。”

可奇怪的是,你再翻翻他年轻时的照片,20世纪80年代的刘欢,穿着白衬衫站在琴房前,清爽得像刚从图书馆走出来的大学生;90年代唱千万次地问时,西装革履却自带一股文人的硬朗,哪儿沾得上“油腻”的边?

说到底,我们好像总对艺术家有种“保鲜期执念”:得永远清瘦、永远精致、永远像20岁站在舞台上那样光芒四射。可刘欢快60岁的人了,发福、眼袋、白发,这些不都是岁月该有的痕迹吗?难道非要让他像某些流量明星一样,年过半百还玩“少年感”,才是“不油腻”?

二、拆穿“油腻”假象:那些被忽略的细节,藏着最真实的刘欢

如果你真觉得刘欢“油腻”,那大概率是没看过他讲音乐时的样子。有次采访,记者问他:“唱北京欢迎你时,会不会觉得这种‘大歌’太官方?”他眼睛一亮,拍着桌子说:“官方?这歌儿里有对国家的感情,对老百姓的烟火气,这比啥都实在!”说到兴起,他随手拿杯子敲着节奏:“你听这句‘我家大门常打开’,是不是像街坊邻居打招呼?多亲切!”

这才是他——聊音乐时永远像打了鸡血,眼睛里闪着光,哪管镜头对着哪儿,只想把心里的旋律掰碎了讲给你听。有次录节目,他坐的椅子有点矮,为了让大家看清他弹钢琴的双手,硬是弓着背录了三小时,结束后后背全湿透了,却笑着说:“没事儿,音乐人嘛,总得有点‘卑微’的觉悟。”

还有件事我印象特别深。2019年他参加歌手,唱完弯弯的月亮,台下观众集体起立鼓掌,他却突然摆摆手说:“慢着慢着,我有个事儿得澄清。网上有人说我是‘音乐教授’,可我连硕士文凭都没拿过,就是个爱唱歌的学生。”说完还挠挠头,像个被夸奖了大实话的孩子。

这样的人,要论“油腻”,怕是连教材都不知道该往哪章写吧?

三、比“外貌”更重要的,是“被岁月沉淀下来的东西”

其实呀,我们对“油腻”的敏感,有时候藏着对“浮躁”的反感。现在娱乐圈里,太多人急着立人设、赶通告、拍短视频,恨不得一天刷八个热搜,反而忘了自己到底是干嘛的。可刘欢呢?快40年了,他没怎么接过广告,综艺也挑着上,大部分时间都窝在家里写歌、陪女儿读绘本,前阵子还在采访里说:“最近在研究怎么用AI给音乐调音,可有意思了!”

你说他“发福”,可谁能想到,他那身“福气”里,藏着多少个熬夜改歌的夜晚?当年唱千万次地问时,他连着录了16个小时,嗓子哑得说不出话,硬是把“世间自有公道”的高音吼了出来;拍好汉歌MV时,为了表现梁山好汉的豪迈,他特意多吃了两碗米饭,让自己看起来更“接地气”。

这些年来,他捐建了20多所“刘欢小学”,资助了200多个贫困学生,却从没张扬过。有次记者问起,他摆摆手:“我就是觉得,孩子们能好好读书,比啥都强。”

你看啊,真正的“油腻”,从来不是胖了多少斤、眼袋多深,而是心里有没有装着事儿。心里只有自己的人,就算再瘦,眼神也会漂;心里装着音乐、装着观众、装着责任的人,就算步子蹒跚,也走得踏实。

四、别让“标签”,遮住了艺术家的“光”

写这篇文章时,我突然想起年轻时听弯弯的月亮的自己。那时候我骑着破自行车,耳机里循环播放那句“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突然就懂了,什么是“用音乐讲故事”。

刘欢的歌,从来就不是靠“颜值”撑起来的。他是用30年的坚持,把弯弯的月亮唱成了80后的青春记忆;用好汉歌的豪迈,让全中国人记住了大宋英雄的气概;用从头再来的力量,陪无数人度过了人生的低谷。

现在再回头看“刘欢油腻”这个说法,突然觉得有点可笑。我们拼命给艺术家贴标签,却忘了问问自己:我们到底想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是一张永远不变的脸,还是能打动人心的作品?是永远不会老的“偶像”,还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艺术家”?

刘欢自己说过:“我就是个唱歌的,唱好每一首歌,对得起听我歌的人,就齐活了。”这话简单,却比啥“人设”都管用。

所以啊,下次再有人说“刘欢油腻”,不妨反问一句:在你心里,什么样的艺术家,才算“不油腻”?是永远年轻的“花瓶”,还是像他这样,把岁月酿成酒,越品越有味道的“真汉子”?

毕竟,能让我们反复听30年的歌,从来都不是靠“颜值”,而是靠那份对音乐的热爱,对观众的真诚,对岁月的坦荡。这,或许就是刘欢最“不油腻”的地方。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刘欢的消愁为何能消所有愁?

刘欢的消愁为何能消所有愁?

当深夜电台的旋律流淌,你是否也曾沉醉于歌手舞台上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刘欢,华语乐坛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竟在一曲改编的消愁中,为我们...

热门歌手 2025-09-27 08:34:03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