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刘欢不争不抢,张国荣精致入骨,为何这对“云同桌”成了乐坛再也凑不齐的拼图?

提起华语乐坛的“神仙组合”,有人想到张学友和陈奕迅的“歌坛双子星”,有人想到王菲和那英的“天后对唱”,但很少有人把刘欢和张国荣放在一起——一个从北京胡同里走出来的“大嗓门”,一个在霓虹灯下走出的“百变星君”,明明八竿子打不着,为什么却有老歌迷说:“刘欢和张国荣,就像两颗各自闪耀的星,偏偏在某片夜空交汇过,就成了再也挪不开的光?”

刘欢张

当爱已成往事: 两把嗓子,捂热了一首“电影魂”

1993年,电影霸王别姬横空出世,主题曲当爱已成往事成了无数人的“循环神器”。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的录制,像是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硬生生把音符磨出了化学反应。

刘欢张

当时导演陈凯歌找到刘欢,说“这首歌得有股子‘江湖气,又得藏着儿女情长”。刘欢抱着吉他哼了几遍,突然拍腿:“得有把女声,像烟雨一样把男声的‘硬壳’泡软了。”可找谁呢?思来想去,他想起了在香港见到过的张国荣——那年在TVB录节目,张国荣穿一件白衬衫,唱风继续吹时,眼里的光比舞台的射灯还亮。

联系上张国荣时,他正在拍东邪西毒,嗓子哑得像砂纸磨过。“先听听Demo吧。”他在电话里说。结果刘欢把小样发过去,第二天就收到回复:“副歌那句‘往事不要再提’太直白,能不能拐个弯?像女人在夜里翻旧照片,不是哭,是叹气。”

后来两人进棚录音,成了最奇妙的“反差搭配”:刘欢的声带像浸过白酒,浑厚里带着劲儿,唱到“为何你不懂(拥有爱的 Discrimination)”时,录音室的玻璃都在震;张国荣却像捧着一件易碎的瓷器,气声从唇齿间溜出来,“悲伤便留给自己”七个字,轻得像怕惊扰了梦里的旧人。

最绝的是合唱部分。刘欢怕自己声太大,故意压着嗓子唱,结果声音像闷雷躲在云里;张国荣反而把音量拔高了一点,像云层里透出的月光。混音师后来回忆:“他俩站在录音棚两端,刘欢往前一步,张国荣就退半步,像在跳一支没人教过的舞——明明没对过眼神,节奏却严丝合缝。”

风格“错位”的默契:一个像“老棉袄”,一个像“丝绸袍”

如果说当爱已成往事是刘欢张国荣的“音乐破冰”,那他们在舞台上的“同框”,更像是两种艺术观的“意外和解”。

1993年,刘欢在工体开“欢歌笑语”演唱会,万人场座无虚席。压轴时,他突然说:“今天有位老朋友从香港来,我们一起唱首歌。”红色幕布拉开,张国荣一身黑西装,拿着麦克风站在台侧,像从老电影里走出来的贵公子。

那天他们唱的是当年情。刘欢的开场像一口老井,把岁月沉淀的苍凉都沉在嗓子里:“轻轻笑声,在为我送 Warmth……”张国荣接上去时,却突然转了调子,加了几个轻快的转音,像给井水面上撒了把花瓣。台下的歌迷先是愣住,接着爆发出掌声——原来“深情”不止一种样子,有人像老酒,越品越浓;有人像清茶,初尝清淡,回味却有回甘。

私下里,两个人的性格更是“反着来”。刘欢对名利看得很淡,有次记者问他“会不会担心被新人取代”,他正啃着煎饼果子,嘴边还挂着油:“怕什么?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得把后浪教会了,才能一起冲沙滩啊。”张国荣却活得像个“精致鬼”,每次演出前,化妆镜要摆成45度角,连香水都要喷三层:“舞台是神坛,怎么敢马虎?”

但奇怪的是,“粗线条”的刘欢,总懂“细致”张国荣的“小别扭”。1997年张国荣举行“跨越97”演唱会,在月亮代表我的心环节,他突然说要穿女装。当时团队都劝他“太激进”,刘欢却在电话里说:“你穿,我给你站台。怕什么?观众来听歌,又不是来看衣服的。”后来张国荣穿着红色高跟鞋出场,刘欢在台下鼓掌,笑得比自己上台还开心。

从不营销的“顶流”:他们留给乐坛的,不止是歌

现在的娱乐圈,总在教艺人“如何保持热度”:上综艺、炒CP、发通稿,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在红”。但刘欢和张国荣,却像是从另一个时空来的“异类”——他们很少刻意营销,却成了华语乐坛最“长青”的符号。

刘欢上综艺节目,屈指可数。前些年歌手请他当首发,他问“能不能不拍介绍片,我就安安静静唱首歌?”导演答应了,结果一首从头再来,唱得全场观众起立,连年轻人都说“原来这才是好歌的样子”。张国荣更绝,他死前几年就隐退歌坛,连演唱会都停了,可现在KTV里点我风继续吹的人,比点新歌的还多。

为什么?因为他们从不把“听众当流量”,而是把“音乐当作品”。刘欢为水浒传唱好汉歌,花了三个月研究山东方言,找老艺人学“嘿呀依儿哟”的唱法,就为了“让梁山好汉的吼声,从电视里传到人心里”;张国荣的红,专辑封面拍了三天三夜,他亲自选布料、定灯光,说“红的不是衣服,是爱而不得的痛”。

更难得的是,他们都愿意“拉新人一把”。刘欢当中国好声音导师,从不抢镜头,总把机会留给学员:“你们该站在中央,我当个背景板就挺好。”张国荣在歌坛时,看到有新人走音,会在后台偷偷递润喉糖,说“别紧张,你比自己想象的优秀多了”。

现在的乐坛不缺“会唱歌的人”,缺的是“愿意为音乐较真的人”。刘欢张国荣这对“云同桌”,一个教我们“音乐得有根”,一个教我们“艺术得有魂”,他们或许从未正式组过“组合”,却用音乐给我们上了一课:真正的经典,从不需要靠营销维持,它像陈年的酒,越藏越香,像北斗星,越夜越亮。

说到底,我们为什么总怀念刘欢和张国荣?或许不是怀念某两个人,是怀念那个“音乐比流量硬,作品比人红”的时代。当现在的舞台被“修音过的嗓音”和“精心设计的剧本”填满时,我们才突然发现:原来最珍贵的“拼图”,早就散落在时间的尘埃里了——因为我们再也凑不齐,那样愿意为艺术“较真”,为听众“动情”的两个人了。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