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有人问,刘欢的“不红”,到底藏着娱乐圈最稀缺的东西?

清晨七点的北京,阳光刚漫过窗帘,刘欢已经坐在了钢琴前。指尖落下不是流行金曲,而是肖邦的练习曲——这位被标签为“乐坛常青树”的歌者,最近的新动态是给北外的学生们上了三个月西方音乐史,而他的歌单里,上周的爆火神曲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音乐被平等对待。

“为什么总有人说刘欢‘不红’?”

前几天刷到条评论:“现在年轻人有几个能完整唱出好汉歌歌词?”底下有人接:“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现在还有谁能像刘欢那样,一张专辑沉淀五年,非把弯弯的月亮打磨出三种编曲版本?”

someone刘欢

要说“红”,刘欢早该封神。1987年,他用少年壮志不言愁唱遍长城内外,拿了12个全国大奖;1990年,亚运会主题曲亚洲雄风火遍亚洲;2008年,奥运主题曲我和你成全球记忆。可翻翻热搜,他很少出现在“顶流话题”里,反倒是在歌手的舞台后台,蹲着啃学生买的煎饼,被采访时认真吐槽“现在的综艺太吵,听不清自己唱啥”。

这让我想起去年采访过的一位年轻音乐人。他说自己曾在后台遇见刘欢,本想请教“怎么写出爆款”,结果刘欢拉着他聊了半小时“复调音乐对周杰伦旋律的影响”,末了还塞给他一本西方和声学原理:“别总琢磨流量,先把根扎扎实实地扎进土里。”

他的“红”,是刻在骨子里的真诚

好汉歌火了快30年,你知道刘欢为这首歌做了什么吗?1998年录制时,他不满意原版的编曲太“直白”,愣是熬了三个通宵,把京剧的西皮流水揉进摇滚节奏,自己唱和声时故意带点沙哑,倒出“大河向东流哇”的江湖气。后来有导演找他唱水浒传续集,他直接拒绝:“唱不了,那不是当年我心中的梁山好汉了。”

这样的“较真”,他这辈子都没改。2010年,他给电视剧甄嬛传写主题曲凤凰于飞,为了找一个贴合“情到深处无怨尤”的音色,试了12个歌手,最后亲自上阵,故意压着嗓子唱,把费玉清式的清亮唱出了人间烟火的苍凉。主演孙俪后来回忆:“刘欢老师录完音说‘这歌得让观众自己品’,果然,十年了还有人天天在评论区写‘听懂刘欢的眼泪’。”

更绝的是他对“音乐价值”的理解。2013年,某音乐平台找他合作“数字专辑”,说要靠爆款赚快钱,他反问:“你们是想做传世的作品,还是想刷明天的热搜?”转头就和团队扎进工作室,用半年时间做了张包含古典、民谣、爵士的融合专辑刘欢二十年·作品集,赔了钱,但他说:“值,总得有人给市场泼盆冷水,告诉他们音乐不是速食面。”

舞台下,他是“不会装”的老顽童

说刘欢“不红”,可能是因为他总在“破圈”——而且是往“不挣钱”的圈子里扎。他北外的学生都知道,刘欢上课从不带讲稿,抱着吉他就能从格里高利圣咏讲到Billie Eilish,讲到兴起还会即兴唱两句海草舞,把00后学生逗得哈哈大笑。有次上课说到“音乐版权”,他急拍桌子:“你们知道吗?现在还有歌手随便拿别人的歌填词!这是偷!是剽窃!”那模样,哪像乐坛前辈,倒像个为学生打抱不平的老大哥。

他也不懂“明星包袱”。上歌手时,因痛风体重骤降,穿宽松衣服上台,被网友调侃“像邻家大爷”,他直接回应:“大爷就大爷,总比某些‘塑料偶像’强。”私下里,他爱和老婆拍短视频,给女儿的宠物猫做“营养餐”,前几天还发了一条“学用剪视频,给老伴做了个生日vlog”,配文“第一次做,不太好,但心意是真的”。

这样的他,怎么会“不红”?他的红,不在粉丝数,不在流量数据,而在35年前,少年壮志不言愁唱出了年轻人的热血;25年前,弯弯的月亮抚慰了多少游子的乡愁;15年前,从头再来给下岗工人送去了力量;5年前,我和你让全世界听到了中国的温柔。

写在最后:什么是真正的“顶流”?

前几天看到有人说:“刘欢要是现在出道,肯定会被骂‘不营业’‘没流量’。”但转念一想:如果刘欢也像某些明星一样,天天炒绯闻、上综艺、拍烂剧,那30年前的好汉歌还会成为经典吗?那甄嬛传的主题曲还会让无数人反复品味吗?

刘欢的“不红”,其实是娱乐圈最该有的样子——不媚俗、不浮躁,把作品当命,把真诚当魂。他就像一棵老树,深扎根系,不争朝夕的花开花落,却在每个需要的时候,为我们撑起一片荫凉。

所以啊,非要给“红”下定义的话:能让几十年后的人还愿意听、还能感动、还能从中看到时代的,这才是真正的红。毕竟,时间是最好的滤镜,不是吗?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