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当“千万里”的歌声飘进韶关乡村初中?刘欢和这所“曲江”学校,藏着多少人不知道的故事?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某天无意间听到一首老歌,旋律一响,突然就戳中了某个尘封的记忆,连带着当时的阳光、空气、身边人的笑脸都清晰起来。对韶关市曲江初级中学的很多学生来说,刘欢的好汉歌大概就是这样的存在——但可能你不算,毕竟“刘欢”和“韶关曲江初中”这两个词放一起,背后藏着的故事,比你想的要暖得多。

刘欢韶关市曲江初级中学

一、不是“大明星来了”,是“刘欢老师来了”

很多人知道刘欢是乐坛常青树,是好汉歌里“大河向东流”的豪迈,是综艺节目里指点江山的导师,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多年前去过韶关市曲江初级中学,而且不是去“演出”,是去“上课”。

刘欢韶关市曲江初级中学

那是2018年的秋天,广东韶关还带着点夏末的湿热。曲江初级中学的学生们突然被告知:今天有位特别的老师来给艺术特长班上课。当刘欢推开门走进教室时,全班瞬间安静了——不是紧张,是有点不敢信:电视里那个总穿衬衫、戴眼镜的“大歌星”,怎么就站在了自班讲台上?

没有架子,没有繁琐的开场白。刘欢笑着自我介绍:“我叫刘欢,今天咱们不聊‘千万里’,聊聊怎么把心里的歌唱得更好。”他搬了个凳子坐在学生中间,看着面前一群紧张又好奇的孩子,开口第一句话是:“我先听你们唱,谁敢来?”

刘欢韶关市曲江初级中学

二、当“乡村娃”遇上“音乐导师”:歌声里藏着光

艺术特长班的孩子,大多是学校里喜欢唱歌但没系统学过的,有的来自乡下,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平时唱歌都是“喊山调”。刘欢没先讲乐理,而是点了一个扎着马尾的小女孩:“你来,唱一句你最喜欢的歌。”

小女孩脸涨得通红,小声哼了句映山红。调子有点散,但眼神特别亮。刘欢听完,认真点头:“音准不错,就是气息沉不够。来,跟着我做——想象你的肚子里有个小气球,吸气时让它鼓起来……”他弓着腰,笨拙又认真地示范,衬衫袖子挽到手肘,额角渗着细汗,像极了隔壁村教唱歌的王老师。

那天他教了整整三节课:怎么用气息代替嗓子喊,怎么咬字能让故事更有感情,甚至带着学生用矿泉水瓶和课桌敲节奏。“音乐不是奢侈品,”他说,“你们能感受到的快乐,就是最好的老师。”临走前,他对孩子们说:“别怕唱不好,敢唱,就比站在原地强。”后来听说,那个唱映山红的女孩,现在成了村里的文艺骨干,带着乡里的孩子们排合唱。

三、“曲江”不只是一所学校的名字,是“用音乐点亮希望”的注脚

有人可能会问:刘欢为什么要去韶关?去一所普通的乡村初中?

其实这和他一直关注的“乡村美育”有关。多年前,刘欢在一次公益采访中看到,很多乡村学校的孩子连像样的音乐教室都没有,更别说专业的老师。他说:“唱歌是人本能的表达,不该因为地域不同,就被挡在门外。”

而韶关市曲江初级中学,正是当年“广东省音乐教育乡村帮扶计划”的一站。这所学校不算大,但校长特别重视“用音乐打开孩子的世界”——没有琴房,就把教室改造成简易音乐角;没有专业老师,就自己上网学、请教县里的教研员。刘欢的到来,更像给这份坚持“添了把火”。

他不仅给孩子们上课,还给学校捐了乐器,和当地的音乐老师交流教学方法。有个年轻老师后来回忆:“刘欢老师说,‘教音乐不是要培养歌唱家,是让孩子们知道,生活里有烦恼,也有可以让你跳起来的歌。’这话我记到现在。”

四、那首好汉歌,成了他们心里“不认输”的歌

你可能不知道,曲江初级中学的学生们,现在还会在课后合唱比赛上唱好汉歌。不是原封不照的“原版”,是他们自己加了和声、改了节奏的“青春版”——前奏还是“大河向东流”,但高潮部分,会有一群清亮的少年合唱:“要昂着头,别怕风雨,咱们路在前方!”

这首歌对他们来说,不只是刘欢的经典,更是“敢唱、敢闯、不认输”的符号。就像当年刘欢蹲在教室里对他们说的:“你们每个人的声音,都值得被听见。”

如今再提起“韶关市曲江初级中学”,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不只是粤北的山水,还有那间挤满了孩子的教室,里头飘过不完美的歌声,却藏着最真诚的梦想。而刘欢,那个站在讲台上教孩子“找小气球”的歌者,用行动告诉我们:所谓“大明星”,大概就是把光环收起来,用心去接住每一个微小的光。

所以,下次再听到刘欢的歌,或许你会想起韶关那个秋天——想起了乡村教室里的朗朗歌声,想起了那些敢唱的少年,也想起一个道理:真正的音乐,从不是舞台上的聚光灯,而是能走进心里,让人相信“明天会更好”的力量。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