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刘欢的“胖”,在娱乐圈可是出了名的。早年间,他凭少年壮志不言愁火遍全国时,脸上就有了点“婴儿肥”,但那会儿的胖是圆润,是带着书卷气的福相。可等到了2010年之后,肉眼可见,他的体重像失控的气球一样涨了起来——上节目得穿加大码的西装,主持活动得时刻注意别弯腰得太急,有次在后台坐椅子,镜头扫过去,连椅面都好像被他“压”得塌了下去。当时有网友调侃:“刘欢老师这是不是把好汉歌的‘大河向东流’喝到肚子里了?”他本人在采访里也苦笑:“没办法,岁数大了,代谢跟不上了,加上老熬夜写歌、录歌,一饿了就想吃宵夜,慢慢的……就‘珠圆玉润’了。”
可“胖了就胖了呗,反正有才华”的安慰,在2020年之后突然变了调。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刘欢参加活动时,肚子似乎“小了一圈”,脸也瘦得利落了,整个人走在红毯上,腰线都出来了。这变化让很多人炸了锅:“刘欢老师这是偷偷减肥成功了?”“他这得瘦了多少斤?”后来在一次采访里,刘欢没藏着掖着,坦言自己三年前减了整整60斤——从200多斤直降到140斤,连医生都说:“刘老师,你这指标比小伙子还健康。”
那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也跟着年轻人搞“过午不食”或者“生酮减肥”吗?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刘欢的“减肥经”,从头到尾就没走“极端路线”。他在采访里说:“我可受不了天天啃菜叶子、饿得眼冒金星那种减法。对我来说,减肥得‘慢慢来’,你得让身体先适应,不然一反弹,比原来还胖。”
他的“慢慢来”,第一招是“把吃饭当成‘修行’”。以前他忙起来饿了,就爱叫炸鸡、披萨,或者泡碗方便面配个荷包蛋。后来营养师跟他讲:“想吃碳水没事,但得换‘慢碳水’——比如把白米饭换成糙米、藜麦,把面条换成全麦的,它们升血糖慢,扛饿时间长。”他就照着做,早餐不再是油条豆浆,而是燕麦粥加煮鸡蛋,中午保证一拳头大小的瘦肉(鸡胸肉、鱼为主),下午饿了就啃个苹果、喝杯无糖酸奶。最绝的是他对“宵夜”的改造——以前必须来碗炸酱面,后来改换成“一小碗煮玉米+几颗坚果”,边吃边跟妻子笑:“你看,这玉米多甜,还顶饱,比那酱香饼健康多了,关键吃完还能睡个好觉。”
第二招是“让运动成为‘生活习惯’”,不是“任务”。刘欢年轻时爱打网球,但年纪大了膝盖不行,就换成快走和游泳。“刚开始我可不想动,走两步就喘。”他回忆,后来想了个招:“每天吃完晚饭,跟老伴儿下楼遛弯,就说‘咱们不为了减肥,就消化消化’。一开始走20分钟,后来慢慢加到40分钟,现在不走还觉得浑身不得劲儿。”后来他又跟着女儿学了简单的拉伸动作,每天早上起来在床上花10分钟“抻抻胳膊拉拉腿”,慢慢发现,身体好像“活络”了,连写歌都觉得思路更清晰了。
最让人佩服的是,刘欢从没把减肥当成“苦差事”。有次记者问他:“减肥过程中会不会特别馋,控制不住?”他哈哈大笑:“咋能不馋呢?我到现在还爱吃红烧肉,但规定自己‘一个月只能吃一次’,而且吃的时候要‘细嚼慢咽’,好好尝尝味儿,别狼吞虎咽吃完还后悔。”他还说:“别老盯着体重秤上的数字,感受自己穿衣服是不是变瘦了、爬楼梯是不是不喘了、精神是不是变好了——这些才是减肥给的‘礼物’啊。”
如今的刘欢,不仅瘦了,整个人状态也年轻了一大把。有次女儿晒家庭照,评论区全是:“刘欢老师这状态,哪像60岁,看着像40出头!”“人家这哪是减肥,这是活明白了!”确实,你看他现在参加活动,腰板笔直,说话中气十足,唱起歌来还是那个“拥有磁性感性嗓音的歌坛巨匠”,只是多了几分轻盈和活力。
其实刘欢的“减肥成功”,早就在告诉我们:真正的变美,从来不是跟自己较劲,而是学会和身体好好相处——怎么吃能舒服又健康,怎么动能舒服又有活力,怎么能让日子过得既自律又松弛。那些说“我没时间减肥”“我天生易胖”的人,或许该看看刘欢:一个每天忙着写歌、演出、做综艺的“大忙人”,都能用“慢慢来”的态度,把60斤肥肉“熬”成健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对自己说“算了吧”呢?
说到底,刘欢“治”好的,不只是身上的肥肉,更是很多人对减肥的“焦虑”——原来减肥不是一场“战争”,而是学会爱自己的过程。这或许比瘦下来本身,更值得我们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