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除了歌手刘欢,华蓥市人民医院的“刘欢医生”为何让患者念念不忘?

华蓥市的清晨总是带着山城的朦胧雾气,市人民医院的外科诊室门口,已经有患者在排队了。推开门,一个穿着白大褂的身影正俯身整理病历,抬头的瞬间,眉眼间的温和与专注让人想起舞台上那个笑容灿烂的歌手——但这里没有灯光和掌声,只有病历本上的沙沙声和患者的一声声“刘医生,麻烦您看看”。

不是歌手刘欢,却是华蓥市许多患者心中“自带治愈感”的刘欢:市人民医院外科主治医师,从医15年,做的不是流行金曲,是“性命相托”的手术;没开过万人演唱会,却用无数次门诊、查房和深夜急诊,在病床前唱响了一曲曲“医者仁心”的平凡赞歌。

他不是“明星”,却是患者的“定心丸”

华蓥市人民医院刘欢

“刘医生,我又来了!”诊室门口传来带着方言味的熟悉嗓音,67岁的王阿姨拎着一袋自己种的橘子,笑呵呵地走进来。3年前王阿姨做胆囊手术,是刘欢主刀,术后恢复时怕她孤单,刘欢每天查房都会多聊几句家常,给她讲医院外的趣事。“手术前我吓得手心冒汗,刘医生说‘阿姨您就当睡一觉,我守着您呢’,当时心里就踏实了。”

这样的“踏实”,刘欢给了无数患者。在外科病房,经常能看到他蹲在床边听患者讲病情,或者握着老人的手安抚焦虑;遇到经济困难的患者,他会悄悄帮忙申请医保减免;连实习医生都说,跟着刘欢学技术,更学“怎么把患者当亲人”。

有一次深夜急诊送来个外伤患者,满身是血陪护的家属都快急哭了,刘欢一边快速处理伤口,一边轻声说:“别怕,有我们在。”后来家属才知道,那天他本已下班,听说情况紧急又赶回了医院——这样的“又赶回”,对刘欢来说早是家常便饭。

“手术刀不能只切病灶,更要切中患者的‘心病’”

从医15年,刘欢做过大大小小手术2000多台,但他总说:“好医生不仅要‘治好病’,更要‘看好人’。”他记得有个年轻的阑尾炎患者,术前一直担心留疤影响美观,刘欢就特意调整了手术切口位置,还开玩笑说“保证你以后穿短袖看不出来”。

还有位肿瘤患者,确诊后情绪低拒绝治疗,刘欢连续一周每天查房时陪他聊天,讲自己身边抗癌成功的故事,甚至还帮他联系了病友互助群。“现在他恢复得很好,去年还给我寄了自己种的茶叶呢。”说起这些,刘欢眼里的光比手术灯还亮。

在同事眼里,刘欢是“拼命三郎”:为了赶一台急诊手术,他曾连续工作36小时;为了精进技术,他自费参加国内外的外科研讨会,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新疗法。但他总说:“咱们外科医生,手里拿的是刀,肩上扛的是患者的命,敢有一丝懈怠吗?”

用15年坚守,诠释“医生”这两个字的重量

有人问刘欢,作为和同名“歌神”同姓的医生,会不会觉得压力大?他笑着摇头:“压力不是来自名字,而是患者和家属的眼睛。他们把命交到你手上,你能辜负吗?”在华蓥市人民医院,刘欢的患者群里有句话流传很广:“找刘欢医生看病,心里就是安。”

这份“安”,是15年如一日的早出晚归,是面对疑难杂症时的较真钻研,是对每个患者细节上的用心。没有聚光灯下的光芒万丈,却在白袍下的方寸之间,书写着最动人的医者故事。

或许,这就是“刘欢”这个名字在华蓥市的另一种含义——不是舞台上那个用歌声打动世界的歌手,而是医院里那个用双手和真心守护生命的普通人,却让每个被他帮助过的人,都记住了“医者仁心”的重量。

下一次,当你路过华蓥市人民医院的外科诊室,或许也能看到那个穿着白大褂的刘欢,正低头对患者说:“别急,我慢慢给您说。”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