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刘欢哪来的“底气”?卢璐一句话,说透了娱乐圈最稀缺的东西

前几天翻到一个三年前的访谈片段,卢璐靠在沙发里,手里摩挲着茶杯,突然看着镜头笑了一下:“你们总说刘欢‘高冷’,可我见他三次,两次在给人改作业,一次在帮年轻歌手调话筒。”台下的年轻嘉宾愣住了,赶忙追问:“作业?是帮他女儿做的吗?”卢璐摇摇头,眼睛发亮:“是专业作业——音乐学院的学生写了个歌,托我转交,他连夜改完,连和弦标记都标得明明白白,比当年我的乐理老师还认真。”

卢璐说刘欢

卢璐的“发现”:一个“不合时宜”的较真狂魔

卢璐在娱乐圈泡了二十年,以“毒舌”和“看人准”出名,但她聊刘欢时,语气总带着点“无奈的佩服”。她说:“有次录节目,后台放的备用伴奏带有个错音,刘欢在休息室听见,立马暂停,跟导演组说‘这个升Fa应该是降Mi,明天重新’。导演都懵了,说‘观众听不出来’,他正色说‘观众听不出来,但音乐知道’。”

卢璐说刘欢

卢璐记得特别清楚,那天刘欢穿件洗得发白的牛仔裤,T恤领口有点变形,说起音乐时眼睛发亮,像二十岁的学生。“现在谁还care这个?现场修个音、录个后期都在‘糊弄’,他却较真得像个老学究。可你不得不承认,他较真的那些歌,弯弯的月亮少年壮志不言愁,放三十年后听,依然觉得‘没错,就该这样’。”

“他不是没流量,是不追流量”

卢璐说刘欢

聊到刘欢的“低调”,卢璐有自己的看法。她说有次参加音乐活动,后台挤满了网红和流量明星,刘欢却一个人躲在角落看总谱,有粉丝想合影,他笑着摆摆手:“不好意思,我今天嗓子有点哑,怕录坏你们的声音。”

“你们知道吗?刘欢老师拒绝过多少天价综艺?”卢璐突然抛出一个问题,见大家摇头,她自顾自说了下去:“我是歌手请他去当导师,他问‘能不能只帮选手选歌,不搞投票’;乘风破浪的姐姐请他当音监,他提了个条件‘修音的规则我来定,不能把跑调成神坛’。”卢璐叹了口气:“现在哪个敢这么提?可他就是敢——因为他知道,自己靠作品说话,不是靠流量堆出来的。”

最让卢璐动容的:把“好”给了别人,把“难”留给了自己

卢璐说,她见过最心疼刘欢的一次,是2019年歌手总决赛。刘欢因为突发性面瘫,左边脸有点歪,录制时说话都不利索。“可他唱从前慢,开口第一句,整个棚都安静了。你知道吗?为了那个高音,他提前三天没敢多说话,怕声带出问题。”

更让卢璐难忘的是后台细节。“有个年轻选手紧张得发抖,刘欢过去拍拍他肩膀,说‘别怕,你唱得很好,要是紧张,就看着我,我在你身后’。后来我才知道,那个选手的编曲,是刘欢熬了两个通宵改的——他连自己的比赛都没这么拼过。”卢璐说到这儿,声音有点哑,“他把所有的耐心和温柔,都给了别人,只有自己扛着所有的难。”

卢璐的那句“体面话”:为什么娱乐圈需要刘欢这样的人?

访谈快结束时,主持人问卢璐:“您觉得刘欢算不算‘娱乐圈的异类’?”卢璐想了想,突然笑了:“异类?不,他是‘定海神针’。”她顿了顿,看着镜头说:“现在的娱乐圈太吵了,吵得人分不清什么是‘好’,什么是‘火’。刘欢就像一面镜子,他站在那儿,所有人都得想想:你唱的歌,十年后还有人听吗?你做的事,对得起观众的眼睛吗?”

“他哪来的底气?”卢璐自问自答,“底气就是——他这辈子没跟音乐撒过谎。至于那些流量、热搜、争议,在他眼里,不过是过眼云烟。因为音乐知道,时间也知道,谁是真的在‘做艺术’,谁只是在‘混圈子’。”

说完,卢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镜头外的阳光刚好照在她脸上,像镀了层金边。我突然想起刘欢说过的一句话:“我最大的本事,就是耐得住性子,守得住本分。”

是啊,在一个追求“速成”的时代,愿意慢慢打磨作品的人,才是最“奢侈”的存在。而刘欢,用四十年的时间,把“奢侈”活成了“习惯”。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