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刘欢长春行藏着多少未被说透的故事?当艺术家遇见“长春温度”,是巧合还是必然?

长春的秋总是来得特别早,十月的阳光刚有点褪去暑气,胜利公园的银杏叶就开始黄了。2023年10月15日下午,长春市群众艺术馆的门口,几个拿着乐器的年轻人正围着一位头发花白的中年人拍照,他穿着深灰色夹克,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手稿,嘴里还念叨着刚才教的旋律——那是刘欢。

刘欢长春

没错,就是那个唱好汉歌“大河向东流”的刘欢,那个被圈外人称为“音乐教父”的刘欢。可这一次,他没有站在万人体育馆的聚光灯下,而是坐在了长春市群众艺术馆的小教室里,给一群本地音乐爱好者做公益讲座。有人说他“掉价”,可当天结束后,有位退休教师在朋友圈写了这样一段话:“欢欢来长春,不是来‘演’的,是来‘聊’的——像老街坊坐在炕头,把心里的话掏给你听。”

一、第一次来长春,他丢了钱包,却捡了份“长春情”

刘欢长春

很多人不知道,刘欢和长春的缘分,其实是从1998年开始的。那时候他还不是“国民歌手”,刚唱完北京人在纽约,正处于事业上升期,接到长春电影制片厂的邀请,来给一部电影配主题曲。

“那时候长春的冬天,冷得能把耳朵冻掉。”刘欢曾在一次采访里笑着说,“我住在长影宾馆,那天早上出门买烧饼,钱包被偷了,里面除了钱,还有我写的几首歌的谱子。”他急得直跺脚,烧饼没买成,站在寒风里不知道怎么办。

后来,是一位卖报纸的大爷把他拉到了附近的派出所,又用自己的退休钱给他买了张回北京的车票。“大爷说,‘小伙子,别着急,长春人不会让你丢下钱的’。”刘欢说,“那天回到北京,我翻看大爷塞给我钱包里的小纸条,上面写着‘以后来长春,还找大爷’。”

这张纸条,刘欢一直留着。2018年,他再来长春做公益讲座,特意去了当年卖报纸的大爷常去的路口,可惜大爷已经不在了。“那时候我站在路口,突然明白,长春的温度,从来不在那些高楼大厦里,而在这些不起眼的人心里。”

二、公益讲座上的“细节控”,他把“长春话”写进歌里

2023年的这场公益讲座,刘欢本来只想讲讲音乐创作,结果硬是被“拖”了三个小时。

“老师,我家孩子在学钢琴,您说是不是得考级啊?”一位妈妈举手问。刘欢摆摆手:“考级是给家长看的,不是给孩子的。你得让孩子觉得,弹琴是件快乐的事,像我当年在长春街头听大爷拉二胡,那才叫享受。”

他还特意提到,2018年讲座时,有个叫王琳的小女孩,才10岁,唱了一首长春本地民歌茉莉花,跑调跑到姥姥家,但他还是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现在王琳18岁了,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声乐系,昨天还给我发了条微信,说‘老师,我教学生的时候,也告诉他们要像您当年那样,把心里的话唱出来’。”

讲座快结束时,刘欢突然拿出手机,放了一段音频:“这是2018年我在长春录的一段声音,是卖糖葫芦的大爷喊的——‘冰糖葫芦儿,甜着呢!’”然后他笑着说:“我现在写的歌里,总喜欢加一些这样的‘生活味’,因为长春教会我,音乐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得像长春的糖葫芦一样,甜到人心里去。”

三、从好汉歌到长春故事,他用歌声“记住”一座城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刘欢其实一直想为长春写一首歌。

“2018年那次,我去了长春伪满皇宫,也去了净月潭,”他说,“站在净月潭的湖边,我突然想起当年那位卖报纸的大爷,想起王琳小女孩的声音,心里就冒出一句话——‘长春的故事,藏在风里,藏在歌里’。”

后来,他真的写了首歌,叫长春故事。歌词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老巷口的狗尾巴草”“长影厂的旧胶片”“冻梨的甜”“糖葫芦的酸”。他说:“这首歌不打算发专辑,就想送给长春人,让他们知道,有人记得他们的故事,有人爱他们的城市。”

去年10月,刘欢在长春的演唱会上,第一次唱了长春故事。当他唱到“卖报纸的大爷还在路口吗?”的时候,台下几万人的演唱会突然安静了,然后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有个70岁的爷爷站起来,抹着眼泪说:“欢欢啊,你把咱长春人的心,唱出来了!”

结语:艺术家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从来不是偶然

有人说,刘欢是长春的“城市知己”;其实,长春又何尝不是刘欢的“创作源泉”?

从1998年丢了钱包的青年歌手,到2023年坐在教室里和“老街坊”聊天的音乐大叔,刘欢的变化很大,但有些东西从来没变——他对音乐的执着,对普通人的尊重,以及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而长春呢?从“长影时代”的辉煌,到“文化之城”的蜕变,这座城市里,始终住着那些像卖报纸大爷、王琳小女孩一样的人——他们热情、善良、朴实,用最普通的方式,传递着最不普通的力量。

或许,这就是刘欢和长春的故事——不是轰轰烈烈的传奇,而是细水长流的陪伴。就像刘欢在长春故事里唱的那样:“风会记住,云会记住,长春的故事,永远有人继续唱。”

而唱这个故事的人,除了刘欢,还有每一个长春人。

因为长春的温度,从来不在别处,就在每个普通人的心里。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刘欢的霸气真的是他成功的必杀技吗?在光怪陆离的娱乐圈里,刘欢这个名字几乎成了“实力派”的代名词——他不仅用那副金嗓子征服了无数听众,更以独特的“霸道”性格,在圈子里刮起了一阵争议的风暴。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位音乐巨匠的“霸气”面:它到底是天赋的馈赠,还是一场精心打造的“人设”?毕竟,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刘欢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霸道”从不靠炒作,而是源于对艺术死磕的偏执。

刘欢的霸气真的是他成功的必杀技吗?在光怪陆离的娱乐圈里,刘欢这个名字几乎成了“实力派”的代名词——他不仅用那副金嗓子征服了无数听众,更以独特的“霸道”性格,在圈子里刮起了一阵争议的风暴。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位音乐巨匠的“霸气”面:它到底是天赋的馈赠,还是一场精心打造的“人设”?毕竟,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刘欢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霸道”从不靠炒作,而是源于对艺术死磕的偏执。

说起刘欢,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他那首唱到今人起鸡皮疙瘩的我和我的祖国。但比歌声更抓人的,是他骨子里的“霸道”——这不是指蛮横无理,...

热门歌手 2025-10-03 19:12:05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