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别告诉我,你还没听够周华健的“哎哟不错哦”和刘欢的“这个编曲有想法”?中国好声音的导师席上,这对“天王+教父”的组合,到底擦出了怎样的不一样的火花?

要说中国好声音史上最让人念叨的导师组合,2013年的那季绝对是绕不开的里程碑。那年,台前站着两位华语乐坛的“定海神针”——一个是唱遍江湖、国民度拉满的“国民歌王”周华健,另一个是站在音乐金字塔尖、严谨又深邃的“音乐教父”刘欢。两人一坐镇导师席,看似风格迥异,却在节目里愣是把“互补”两个字演成了教科书级的示范。

中国好声音周华健和刘欢

先说周华健:把“亲和力”刻进DNA里的“大哥”

但凡提到周华健,没人能绕开“大哥”这个称呼。在2013年的好声音舞台上,他穿得永远像个邻家大叔,衬衫半挽,袖口随意挽起,一笑起来眼角的皱纹都能堆成暖阳。学员们站在他面前,紧张感还没上来,先被他那句“哎哟,不错哦”给整乐了。

中国好声音周华健和刘欢

他怎么选学员?从来不搞“专业至上”的苛刻标准。记得有个叫张碧晨的年轻女孩,初选时选了一首英文歌,音域宽到让现场都倒吸一口气,周华健却第一个转身,理由特别实在:“你唱歌时眼睛里有光,这种最难得。”后来张碧晨夺冠,回头看这段采访,很多人都说:“华健哥看的不只是技巧,是唱歌时那个人。”

还有个细节特别戳人:有位学员因为紧张忘词,站在台上手足无措,周华健直接拍拍身边的位置,说:“没事,咱俩一起唱。”他一边拍着学员的背,一边小声带节奏,那模样哪是导师,活像带着小弟第一次上路的带头大哥。有人说他“太温和”,甚至“护短”,可正是这种“护短”,让很多初出茅庐的选手在他面前敢哭、敢拼、敢展现最真实的样子——毕竟,谁会对一个总是拍着你肩膀说“别怕,你很好”的人设防呢?

再聊刘欢:把“音乐性”刻进骨子里的“较真儿”

如果说周华健是“暖阳”,那刘欢就是山间的“清泉”,表面平静,底下却藏着奔涌的江河。同样是导师,他坐那儿从不咋咋呼呼,学员开嗓前,总习惯性扶一下眼镜,眼神专注得像在解剖一件艺术品。

他最让人服气的,是那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较真。有个学员改编了一首老歌,加入了摇滚元素,全场鼓掌叫好,刘欢却皱着眉头问:“你加了失真,但为什么要加在第二段副歌?这里的情感张力够支撑这个音色变化吗?”一句话把问懵了。可回头想想,这不正是专业选手的本色?他不怕得罪人,只怕音乐被“糊弄”。

更绝的是他的包容。别看他平时严肃,遇到真正有想法的选手,他比谁都愿意“推一把”。有次团队战,有个年轻编曲把民乐和电子混搭,听感很怪,连其他导师都觉得冒险,刘欢却力排众议:“听不懂不是问题,新东西本来就需要时间适应。但这个‘怪’里有逻辑,我相信他们能hold住。”后来那组表演成了经典,连音乐圈的老前辈都说:“刘欢的眼毒,毒在能看到音乐里‘未来的可能性’。”

当然,他的“金句”也永远脱离不了“学术感”。别人夸选手唱得好,会说“有感情”;刘欢会说:“你的气息控制很稳,特别是那句弱声,喉位放得很低,这是民族唱法里很见功底的技巧。”刚开始观众听着可能觉得“隔阂”,但慢慢才发现,那些“听不懂的话”里,藏着他对音乐最质朴的尊重——好的声音,经得起解剖,也经得起追问。

“华建式温暖”与“刘欢式严谨”,到底谁赢了?

节目播出那阵子,网上吵得最厉害的就是“谁的好声音学员更强”。支持周华健的说:“跟着华健哥,选手心里踏实,敢闯敢拼,这比什么都重要。”支持刘欢的也不示弱:“刘欢带出来的,都是实打实有音乐底子的人,走到哪儿都不掉价。”

其实啊,这根本不是“二选一”的问题。周华健和刘欢,就像音乐世界的两极,一个拉着你向前跑,告诉你“别怕,试试看”;一个拽着你停下来,问你“为什么这么走,有没有想过别的路”。前者给了选手“勇气”,后者给了选手“底气”。

你看那些从他们手上走出去的学员:张碧chen带着周华健给的“敢唱”心态,成了内地乐坛的“情歌天后”;帕玛强带着刘欢调教的“音乐逻辑”,在Livehouse里圈粉无数。后来有人采访他们,有人说:“华健哥让我知道唱歌要先做人,刘欢老师让我知道做人要先懂音乐。”这话听着绕,其实点透了两位导师的本事——教的从来不只是“怎么唱”,更是“怎么做人,怎么玩音乐”。

为什么多年后,我们依然想念这对“神仙组合”?

现在的综艺,导师席上换了一茬又一茬,有流量,有话题,有“梗王”,可唯独少了点2013年那会儿的“真”。周华健和刘欢,一个国民度封神,一个专业度巅峰,站在一起却从没有“抢C位”的心思。

周华健会在刘欢点评时,认真做笔记,偶尔插一句“欢哥说的对,我这把老骨头得学学”;刘欢也会在周华健带学员飙高音时,笑着鼓掌:“这嗓子,年轻的时候我也羡慕过。”他们互相尊重,彼此欣赏,那种“我们是来选人的,更是来爱音乐”的氛围,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说到底,娱乐的本质是什么?是流量,是话题,还是……被一首歌打动,被一个人真诚对待的瞬间?周华健和刘欢在中国好声音舞台上告诉我们:好的导师,不只带选手走一程,更让他们懂得,音乐这条路,漫长却值得,因为有人教会你“敢拼”,有人教会你“沉淀”,而这两者,从来都不矛盾。

所以别问我“谁更懂为他人作嫁衣”,答案就在每个选手的眼里——被周华健暖过的心,和被刘欢雕琢过的魂,早就成了他们音乐路上最亮的灯。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