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30年过去了,刘欢不能这样活的MV,为何还让人心头一颤?

说真的,现在刷短视频,总能刷到各种“活得明白”的博主——有人晒着500万退休计划,有人说着30岁必须实现财富自由,连跳广场舞的大妈都在比谁的儿子更“有出息”。可偏偏这时候,我想起30年前刘欢那个不能这样活的MV:灰扑扑的色调里,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站在田埂上唱歌,身后是慢慢转动的老水车,镜头扫过农民脸上的皱纹,扫过工厂里沾着油污的手掌,最后定格在他眼里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你说奇怪不奇怪,明明比现在“穷”多了,那画面里却透着一股子让人心安的“活气儿”。

不能这样活刘欢原版mv

1990年,这首歌像一盆冷水,浇醒了多少人?

先得说说这首歌的“来头”。1990年,正是中国社会变化最猛的时候:改革开放刚让一些人“先富起来”,突然冒出来的“万元户”让多少人眼红,“下海”“炒股”成了新的“成功密码”。可另一方面,更多人还在地里刨食、在工厂拧螺丝,日子过得不算富足,开始对着“别人家的活法”犯嘀咕:“我是不是落后了?”“这辈子就这样了?”

不能这样活刘欢原版mv

就在这时候,刘欢唱响了不能这样活。这首歌是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的主题曲,讲的是一个农村妇女在生活重压下的挣扎,但刘欢一开口,就成了整个时代的“呐喊”。歌词里有句最狠:“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那样过”,这话听着糙,理儿却不糙——它不是让你去争去抢,而是拧着脖子问自己:你每天忙忙碌碌,到底图啥?你跟着别人跑,把自己的心跑丢了吗?

MV里没有豪华场景,可每个镜头都是“人味儿”

不能这样活刘欢原版mv

现在看MV,真会惊讶它的“简单”:没有流量明星,没有华丽的置景,甚至没有太多剧情。刘欢就在镜头前唱,背景是真实的农村和工厂——他站在田埂上,身后是弯腰割麦子的农民;他走进工厂车间,工人们抬头看了一眼,又低头忙手里的活;他骑着一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自行车,穿过晒谷场,谷子堆里有个小孩抱着破锣,“哐当”敲了一下。

但你仔细看,会发现全是“戏”。刘欢唱歌的时候,眼睛从不是飘着的,是盯着前方的,像在和每个听歌的人对视。唱到“塌下腰杆扛不起山,挺起胸脯能顶天”时,他的眉头微微皱起来,手攥成了拳头,像是在替那些被生活压弯了腰的人“鼓劲儿”。有次采访,刘欢说当时录MV,导演让他“演点情绪”,他摆摆手说:“不用演,我就是想让他们知道,咱们这代人,骨头里还带着一股子劲儿。”

这股子“劲儿”,现在听真珍贵。现在的MV不是豪车名表,就是无人机航拍的“人生巅峰”,可看完总觉得差点意思——少了点“人”的温度,多了点“商品”的炫技。但不能这样活的MV不一样,它让你觉得:原来“活着”不是活给别人看的,哪怕日子再苦,只要心里有团火,就能把平淡的日子过出声响。

为什么30年过去,我们还在追问“不能这样活”?

前几天刷到一条评论,说:“在大城市加班到凌晨,听着不能这样活,突然哭了——我好像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每天为了KPI、为了房贷跑,可我到底想要啥?”下面有几千条回复,有人说“我也是,感觉身体被掏空,灵魂却饿着”;有人说“辞职回老家种菜了,至少能闻到泥土味”。

这大概就是经典的“力量”吧。它不给你“标准答案”,只把问题抛给你:当你在地铁上刷着别人“完美生活”时,有没有问问自己,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当你为了“合群”买着不需要的东西时,有没有想过,这真的是“成功”吗?

刘欢当年唱这首歌,不是为了“批判谁”,而是想说:生活可以有千百种活法,但每一种活法,都得“对得起自己的心”。30年后,我们面临的困惑变了,从“怎么致富”变成了“怎么不焦虑”,从“如何跟上时代”变成了“如何在时代里不迷失”,但那个“不能这样活”的叩问,比任何时候都更尖锐。

说到底,好的作品从不过时,因为它始终在说“人”的故事。刘欢的不能这样活MV,没有华丽的特效,没有复杂的叙事,但有最朴素的道理:活着,别丢了那个“扛得起山、挺得起胸”的自己。30年过去了,你看那个站在田埂上的刘欢,好像还在对着我们喊:“慢点跑,回头看看,你的路在哪儿呢?”

或许,这就是它能让我们“心头一颤”的原因——它照见了我们这代人藏在“体面”里的迷茫,也点醒了我们:别慌,人这辈子,总得为自己的“活法”拼一把,哪怕是像田埂上的老水车,一步一步,也能碾出属于自己的路。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