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当舞台聚光灯遇上深蓝迷彩服,00后中尉刘欢的“跨界”人生藏着多少你不知道的热爱?

在东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提起“刘欢中尉”,战友们总会笑着竖起大拇指:“咱们舰队的‘文艺骨干’也是‘行走的兵王’!”今年23岁的他,既是手握钢枪守卫海疆的年轻军官,也是能用歌声点燃全场的军营“金嗓子”。当大多数人还在为“00后该躺平还是内卷”争论时,这个看起来文静的大男孩,早已在深蓝的“舞台”上,把热爱的两种模样都活成了光。

东部战区海军刘欢中尉

迷彩服下的“文艺兵”:训练场是主舞台,钢枪也是“乐器”

“刘欢刚来那会儿,我们还担心他太‘柔’,结果第一次海上训练,吐得昏天黑地,却硬是没请假,吐完接着站岗。”四级军士长老周说起第一次见刘欢的场景,记忆犹新。作为指挥类院校毕业的“科班生”,刘欢深知,军人的“硬核”永远是练过硬的本领。白天的他,和所有战士一样在甲板上练操枪、在机舱里学装备,夜间航行时抱着专业书啃到凌晨,床头舰艇操纵的书页边角都翻卷了毛边。

东部战区海军刘欢中尉

但这个看似安静的年轻人,心里藏着一团“文艺火”。新兵连年会,他瞒着大家偷偷准备了吉他弹唱强军战歌,当指尖扫过琴弦,清澈的歌声和着军营的海风飘荡开,整个礼堂瞬间安静下来——“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那一刻,台下的战友们第一次发现,这个总爱泡在图书馆的“学霸”,居然能把军歌唱得像战鼓一样敲在心上。

后来,舰艇远航执行任务,枯燥的海上生活中,刘欢成了大家的“快乐源泉”。他会在端午节包粽子时编个“海军版顺口溜”,会在甲板上看晚霞时即兴弹唱军中绿花,甚至会带着战士们用弹药箱当鼓,敲一段“节奏战歌”。“不是想表现什么,就是觉得咱们的生活,本身就值得歌唱。”刘欢挠挠头,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钢枪是我们的武器,但歌声也是我们的‘武器’,能让大家在苦中找到甜,值了。”

东部战区海军刘欢中尉

聚光灯下的“兵”:唱的是歌,更是军人的“心事儿”

去年,东部战区海军举办“强军有我”文艺汇演,刘欢作为主力参演者,原创歌曲深蓝的承诺一下子火了。“你听那浪花在歌唱,是我们巡航的乐章;你看那舰旗在飘扬,是青春写下的担当……”没有华丽的歌词,却把海军战士的心里话唱得直白又动人。

为了写这首歌,刘欢跟着舰艇执行了一次为期3个月的远航任务。“出发前我以为就是普通的训练,结果到了海上才知道,‘万里海疆’不是地图上的一块蓝——是十二级风浪里死死抓住护栏的手,是连续48小时机舱高温下湿透的作训服,是看到渔船遇险时,全舰人冲在最本能的呐喊。”有一次,他们为遇险的渔船送去补给,渔民奶奶递过来一篮子苹果,用方言说:“解放军同志,你们辛苦了,这是俺们的心意!”那一刻,刘欢突然鼻子发酸,他把这句话写进了歌词,成了最打动人的那句:“老百姓的苹果甜,比啥荣誉都难忘。”

演出那天,当刘欢穿着崭新的海军常服走上舞台,背景大屏播放着战友们训练、生活的真实画面,台下不少老兵都红了眼眶。“我不是专业歌手,唱得不好没关系,但我想让大家知道,我们这些普通士兵,心里装着什么。”鞠躬时,刘欢看到台下指导员在抹眼泪——那个平时严肃得像块“铁”的汉子,此刻眼里闪着光。

“跨界”的底气:是热爱,更是“军人”二字的分量

有人问刘欢:“你一个指挥专业的军官,天天搞文艺会不会耽误主业?”他总说:“文艺是我的热爱,但‘军人’是我的根。”作为舰艇部门副职,他不仅要负责日常训练,还要管理十几名战士。为了让新兵更快适应海上生活,他自编“顺口溜记忆法”,把枯燥的装备操作步骤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让新兵的学习效率提高了30%;得知战士小王想家,他没有讲大道理,而是带着他在甲板上唱故乡的云,一边唱一边说:“咱们守着这片海,就是为了让家里人安心。”

如今的刘欢,依然在训练场和舞台之间“跨界”忙碌着。白天,他和战友们一起练战术、学技能;晚上,他抱着吉他写新歌,下一首歌他想唱唱舰上的“老班长”,那个在军舰上待了20年、手上的老茧比钢板还硬的老兵。“每个军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有热血,有平凡,有我们这代人的担当。”刘欢说,“我想把这些故事唱出来,让更多人看到,中国海军的年轻人,是什么样子。”

当被问起未来的打算,这个23岁的中尉眼睛亮得像星星:“我想在海军待一辈子,守着这片深蓝,也唱着这片深蓝,直到唱不动那一天。”

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答案:不是所有的聚光灯都在舞台上,不是所有的热爱都与“热爱”有关。像刘欢这样的年轻人,把对文艺的热爱,化作军营里的“暖色调”;把对军人的忠诚,刻进深蓝的“航迹中”。他们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却用最朴素的坚持,让“军人”二字闪闪发光——毕竟,能把热爱和责任都扛在肩上的人,走到哪里都是自己的“舞台”。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