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从钢铁战舰到文艺舞台?东海舰队排长刘欢的“双面人生”藏着多少惊喜?

清晨5点,东海舰队某军港的汽笛声准时划破天际,35岁的刘欢站在甲板上,军装笔挺,目光如炬地盯着远方的海平线——作为东海舰队某驱逐舰的排长,他的战场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守护着万里海疆的安宁。可到了周末,这艘"钢铁战舰"的底层舱室会变样:舞台亮起,灯光打在他身上,战友们围坐一圈,听他唱水手,或者跟着他排练小品。"咱们刘排长,是舰上的'定海神针',也是'开心果'。"老兵陈伟笑着挠头,"你说一个整天跟导弹、雷达打交道的军官,咋能把文艺活动搞得这么溜?"

东海舰队排长刘欢

"钢枪与麦克风,都是我的武器"

刘欢的"跨界"并非偶然。大学时读机械工程的他,原以为会成为一名工程师,却在毕业那年毅然选择特招入伍,成为一名海军军官。"第一次登上驱逐舰,看着几十米高的桅杆和密密麻麻的设备,说实话,腿都软了。"刘欢回忆道,"但当一个浪头打来,舰体剧烈摇晃,老班长却稳稳站在雷达前,那种军人的硬气,一下子就把我镇住了。"

东海舰队排长刘欢

为了练就过硬本领,他白天跟着老班长学操作、记参数,晚上抱着专业书啃到深夜。"每天睡4个小时,整整半年,终于能独立完成值更任务。"说起自己的"硬核"经历,刘欢语气里带着骄傲。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在训练场上"不要命"的汉子,私下里却是个文艺迷。

"我喜欢唱歌,是因为觉得歌声能给战友们力量。"刘欢说,刚上舰时,新兵们想家情绪重,他就用吉他弹唱父亲写的散文诗,没想到把大家唱得泪流满面。"从那以后,我就觉得文艺不是'软任务',更是凝聚军心的'硬实力'。"

把军营舞台搭成"强军加油站"

这几年,刘欢成了舰上的"文艺策划"。建军节晚会,他带着战士们编排小品雷达站的夜晚,把日常训练中的趣事糅合进去,笑声掌声不断;慰问演出现场,他领唱强军战歌,上万人的合唱让海港都沸腾了;就连出海执行任务,他也会在舱室里搞个"迷你演唱会":"在海上漂着,大家最需要精神慰藉,我这点本事,刚好能派上用场。"

更有意思的是,他把军事训练和文艺活动巧妙结合。"比如教大家唱队列歌曲,把动作要领编进歌词里,学得快记得牢;排练情景剧时,还原海上救援场景,既练了协同,又练了应急。"他的创新被上级肯定,所在的舰艇连续三年获评"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刘排长就像一块'磁铁',能把大家的心聚到一起。"战士小林说,上次他因为操作失误情绪低落,刘欢没多说教,只是拉他到甲板上唱真心英雄:"大浪淘沙,舰艇能扛住,咱们军人更能扛住!"

平凡岗位上的不凡星光

如今,刘欢已经是海军部队小有名气的"明星排长",常有邀请他去参加地方文艺活动的机会,但他都婉拒了。"我的根在军营,我的观众是战友们。"他说,比起聚光灯,他更喜欢看到新兵们脸上褪去稚气,看到老兵们训练时眼里的光,看到舰艇靠港时战友们重逢的笑脸。

当夕阳染红海面,刘欢带着战士们在甲板上唱着我和我的祖国,歌声里有战舰的轰鸣,也有青春的热度。或许,真正的"星光"不只在聚光灯下,更在每一个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的人身上——就像这位东海舰队的排长刘欢,用钢枪守海疆,用歌声暖军心,用双肩扛起的,是军人的使命,也是岁月静好背后最动人的担当。

你说,这样的"双面人生",是不是比聚光灯下的明星更让人动容?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