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你敢信吗?一首没火过短视频神曲的歌,却让无数企业家深夜单曲循环,刘欢的东方商人到底藏着多少中国商人的魂?

提起90年代电视剧配乐,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好汉歌的“大河向东流”,或是封神榜里“昏天黑地耍大刀”的热血。但若问“哪首歌把商道写得比武侠还荡气回肠”,答案藏在少有人提起的东方商人里——刘欢用他独有的“狮吼嗓”唱出的,不只是晋商的百年浮沉,更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生意经。

一、从北京人在纽约到晋商传奇:刘欢为何接下这首歌?

1993年,电视剧东方商人筹备主题曲,导演找到刚凭借北京人在纽约主题曲千万次地问火遍全国的刘欢。当时不少人都替他“捏把汗”:晋商题材厚重得像块砖,普通观众可能觉得“又土又闷”,跟之前国际化的千万次地问比,简直是“降维打击”。

东方商人歌曲刘欢

但刘欢接了。后来他在采访里说:“晋商不是简单的‘生意人’,他们走南闯北背的是‘信’字,闯的是‘义’字,这跟中国人骨子里的‘顶天立地’是一码事。”他甚至主动要求去山西平遥古城采风,看斑驳的票号匾额,听老掌柜讲“汇通天下”的故事,连商队走西口时哼的调子都记在本子上。

所以你听这首歌的开头,没有华丽的编曲,只有三声沉鼓——“咚!咚!咚!”像马蹄踏过黄土,像账本翻开在案上。刘欢的声音压得极低,像老掌柜在灯下算账:“走南闯北路迢迢,诚信二字记在心”,接着突然拔高,如同商队翻越雁门关时的呐喊:“敢叫日月换新天!”——这不是唱,是“吼”出晋商的骨气。

二、歌词里藏着“中国式商业”的生存法则

东方商人的词作者,是写过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杨慎。他把晋商“汇通天下”的传奇,写成了“商道即人道”的哲学。

你听这段:“一斤茶叶一斤盐,兄弟情义比天宽;漂过黄河翻过山,诚信是咱定盘的星。”哪句是说生意?“一斤茶叶一斤盐”是走西口时商人间的互助,“兄弟情义比天宽”是晋商“东伙合作”的规矩,“诚信是定盘星”——这哪是歌词?是明清两代晋商票号“认票不认人”的活招牌。

副歌更狠:“算盘珠子连成串,算尽天下不算良心;金银堆成山,不如肩上担子稳!”现在多少人谈生意只讲“利润最大化”,可这首歌把“良心”放在“算尽天下”前面,把“担子稳”和“金银山”对立。难怪有企业家说:“每次谈判卡壳时,脑子里就蹦出这句——算尽天下不算良心,这生意还能做长久吗?”

三、30年不褪色的歌:为什么年轻人现在还在搜?

这首歌没上过热门综艺,没进过短视频BGM,却悄悄在“创业者圈子”里活成了“励志圣歌”。某音乐平台上,有个评论被点赞10万+:“30岁接手家族企业亏到想跳楼,循环了一周东方商人,突然懂了我爷常说的‘生意亏得起,人不能倒’。”

你发现没?刘欢的唱法里,没有现在流行的“技巧感”,他就像个老商人,用沙哑的嗓子讲故事:“跌倒爬起不算难,心气比天还高;风霜雨雪都闯过,留下的是‘义’字旗!”声音里带着岁月的粗粝,像老粗布做的旗,看着不起眼,风越大飘得越直。

就连编曲里的唢呐和梆子,都不是简单的“加元素”。有一段唢 solo,模仿的是晋商“信使”翻山越岭吹的调子,告诉各地的分号“账平了,货到了”——这才是“中国式供应链”的浪漫啊。

四、被低估的“商道史诗”:它不该只属于“年代剧”

比起好汉歌的全民传唱,东方商人像个“宝藏冷门歌”。但你细品:为什么现在提“企业家精神”,总有人拿晋商举例?因为晋商的“义中取利”,不就是现在的“长期主义”?他们“互通有无,货通天下”,不就是现在的“全球化视野”?

刘欢在2023年一次访谈里说:“现在年轻人总说‘内卷’,可300年前的晋商,比你们卷多了——他们卷的不是谁赚得多,是谁能把生意做到‘三十年不倒’,谁能让‘晋’字招牌比金子还亮。”这话像不像在说:“别只盯着短期利益,看看真正的生意,是和时间做朋友?”

其实啊,一首歌能不能“活”过年代,不在于它有没有火过,而在于它能不能戳中人心最软的地方。东方商人戳中的,是中国人对“生意”的终极想象:不是巧取豪夺,而是“生财有道”;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聚是一团火”;赚的是钱,守的是“人”字的那一撇一捺。

现在再去听那句“金银堆成山,不如肩上担子稳”,突然就懂了:刘欢30年前吼的,哪是晋商的故事?是每个认真生活、努力做事的人,心里都该有的那杆秤。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