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刘欢还在吗?他现在几岁了?”这个问题里,藏着多少人对华语乐坛的牵挂?

其实你问得没错——只要音乐还在播放,刘欢就“还在”。

他今年61岁(2024年),按常规算法已过花甲,但只要你见过他近几年露面的样子,很难用“老”这个字概括他。头发白了几缕,肚子圆了些,可那双眼睛还是亮着的,讲起音乐来眼睛里放光,唱起歌来还是能轻松把一个长音拖足15秒,稳得像钉在舞台上的钢琴键。

61岁的刘欢,把日子过成了“音乐博物馆馆长”

刘欢还在吗 他现在几岁

很多人对刘欢的印象还停留在90年代:大背头,宽西装,好汉歌一开口就是“大河向东流”的豪迈,千万次的问里藏着北京人在纽约的漂泊与倔强。那时候的他,是华语乐坛的“现象级”——内地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天王”,专辑销量破百万(在当年这是个天文数字),写歌能写进教科书,唱歌能唱遍春晚舞台。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30年来,他其实悄悄做了两件事:把中国音乐推向世界,又把世界音乐拉回中国。

你听过他用意大利语唱今夜无人入睡,听过他给甄嬛传写凤凰于飞,听过他在我是歌手上把弯弯的月亮唱成“中年人的月光”,可能不知道:他1993年就跟着宋祖英去维也纳演出,让外国听众第一次听懂了中国民乐的震撼;他当北京音乐学院教授,一教就是20多年,学生里有吉克隽逸、袁娅维这些如今在舞台上发光的名字;甚至他主持中国好声音那几年,选学生从不只看嗓门,总说“音乐得有故事,得有骨头”。

现在的他,更像个“音乐守门人”。不怎么参加综艺了,但只要和音乐沾边的事,他从不推辞。比如去年有个“非遗音乐传承”项目,他跑去云南山区听彝族民歌,回来连夜改编成交响乐版,说“这些老调子,比我们写的歌有魂多了”;再比如前几天网友翻出他30年前唱的少年壮志不言愁”,他转发了视频,配文“老了,气儿还能顶上去,算是不负当年”。

从“酒嗓子”到“养生嗓子”,他的坚持藏在细节里

有人会问:“刘欢当年嗓子那么‘冲’,现在还能唱吗?”

答案是:能,但方式早不一样了。

年轻时的刘欢,是公认的“酒嗓子”——烟酒不离手,一场演唱会下来能喝二两白酒,第二天照样站上舞台。可2009年他确诊了“股骨头坏死”,医生让他戒酒、减肥,他当天就把酒柜清空,后来体重从180斤减到140多斤,连以前爱吃的红烧肉都很少碰。

最让人佩服的是他对“嗓子”的较真。去年有音乐节邀他当嘉宾,他提前三个月开始“练声”——不是站在舞台上吼,而是在家里的琴房,打开音响,从“咪咪咪”的练声曲开始,每天一小时雷打不动。他在采访里笑说:“现在不敢拼嗓子了,得拼‘脑子’。知道什么时候该用气,什么时候该留力,一场唱下来,得让观众觉得‘还是那个味儿’,但又觉得‘好像更懂音乐了’。”

如今的他,演出时总坐着唱——不是因为腿不好(虽然股骨头坏死让他不能久站),是“坐着能把注意力全放在音乐上”。他徒弟袁娅维说:“老师现在唱千万次的问,前两段声音轻得像跟你讲悄悄话,最后一段才慢慢扬起来,你听着会觉得,这30年的故事,都藏在那声音里了。”

年龄从不是他的标签,他活成了“让人心安的老大哥”

61岁的刘欢,私生活和舞台上反差极大。

台上他是“刘老师”,严肃得要命,学生唱错一个音都能被他“骂”哭;台下他却是个“老顽童”,爱穿花衬衫,爱养猫,朋友圈里晒的全是孙子满地爬的视频,配文“退休生活,就是给小家伙当‘人形玩具’”。

他和妻子卢璐的爱情故事,也透着股朴实劲儿。两人认识38年,结婚30年,卢璐曾是他专辑的制作人,后来为了他放弃事业在家相夫教子。有人问过刘欢:“后悔吗?”他说:“她是我最专业的听众,也是我生活里的‘减震器’,没有她,我早被音乐里的风浪打翻了。”

现在他们很少公开秀恩爱,但每次刘欢开演唱会,卢璐都会悄悄坐在第一排,他不说话,她就抬头对他笑,像年轻时那样。

前几天有网友刷到他最近的照片:在公园里散步,推着婴儿车,头发花白,脸上带着笑。评论区有人留言:“原来刘欢也会老啊。”

可下面有人回他:“是啊,他会老,但他的歌不会。你30岁听好汉歌,觉得热血;40岁听千万次的问,觉得心酸;50岁再听弯弯的月亮,突然就懂了‘无论何时,不能忘’的重量。”

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刘欢还在吗?

在。61岁的他,或许不再站在聚光灯最耀眼的地方,可只要他哼一句“大河向东流”,只要他还愿意为好音乐发声,华语乐坛的“定海神针”,就一直在。

年龄从来不是衡量“是否还在”的标准——就像他唱的那首从头再来:“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对刘欢来说,音乐在,他就在。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