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刘欢芳,很多人可能一时想不起名字,但只要她说一句"亚菲啊",或是都挺好里那个喊着"明成你给我回来"的吴非非,电视前的你肯定会一拍大腿:"原来是这个演员!"
在娱乐圈里,长得漂亮的不在少数,能留下记忆点的却不多。刘欢芳不算传统意义上的"第一眼美女",混在85花、90花的流量堆里,她甚至有点"不够打眼"——单眼皮、圆脸,笑起来眼角堆着细纹,说话慢条斯理,透着一股子北方胡同里的实在劲儿。可就是这么个"路人脸",愣是在20多年的演艺生涯里,活成了观众心里最懂"过日子"的妈妈、最让人心疼的苦命女人,连带着她的名字,都成了"演技好""接地气"的代名词。
从"刘姑娘"到"刘老师":龙套堆里熬出来的戏骨
1998年,刚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刘欢芳,揣着简历在各大剧组间"跑断腿"。那时候的她,连龙套都抢不上,只能在编辑部的故事里演个背景板,台词都没几句。有次赶上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选角,导演本来让她演张大民的妹妹,结果试戏时她太紧张,把台词念得磕磕巴巴,差点被副导演轰出去。
"那天我蹲在剧组门口啃冷包子,听见导演跟副导演说'这姑娘不行,太嫩'。"刘欢芳后来在一次采访里笑着说,"可我不信这个邪,回家对着镜子练了半个月'贫嘴',又找到导演说'再给我次机会,我能演成胡同里长大的丫头'。"
这次较劲,让她终于拿到了"大民媳妇"一角。虽然戏份不多,但她硬是把小媳妇的泼辣和隐忍演活了——冬天洗冷水手裂口子,偷着给婆婆塞钱,被丈夫欺负时咬着牙不哭,最后哭戏那段,眼泪砸在水泥地上,连场务都抹起了眼泪。从那以后,剧组里的人不再叫她"新来的刘姑娘",而是改口"刘老师",哪怕那时候她还没演过一个主角。
真正让观众记住她的,是2009年的老牛家的战争。她演的"牛美丽",是个农村媳妇,丈夫病逝,带着个瞎眼婆婆进城讨生活,白天在菜市场捡烂菜叶,晚上在桥洞下打地铺。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在郊区农村住了三个月,跟着农妇早起赶集,学她们挑着扁担骂街,故意在脸上抹泥,连头发都染得枯黄。有场戏要抱着病死的丈夫哭,她真的大哭到缺氧,救护车都来了一趟。
拍完后,她一个月没缓过劲儿,走在街上看见卖菜的老太太,都会忍不住上前搭话。"牛美丽不是演的,她就是我'借'来的。"这话听着玄乎,可看过那部剧的人都知道,刘欢芳把"底层百姓的韧劲"演进了骨子里。
她的角色从不"悬浮":把日子里的褶皱变成戏里的光
这几年,家庭剧扎堆,可演"妈妈"的演员要么端着,要么用力过猛,刘欢芳却总能"杀出重围"。都挺好里,她演的吴非非,是苏明玉那个"重男轻女"的妈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恶毒继母",而是被生活逼得无奈的主妇——想给儿子买房子,偷偷攒钱被丈夫骂,看女儿不顺眼又心疼她加班。有场戏吴非非给苏明玉送饺子,碗都端不稳,手指头被烫得通红,一边说"妈不是不爱你",一边掉眼泪,把多少观众看哭:"这不就是我妈吗?嘴硬心软,永远把最好的留给我们。"
有人说刘欢芳"戏路窄",总演市井小人物,她却认这个理:"老百姓的日子不好演,柴米油盐里全是戏。你看着'窄',其实每个角色都不一样。"人世间里,她是内疚又无助的"郑娟妹妹",为了给哥哥治病,把自己卖了;小敏家里,她是刀子嘴豆腐心的"小敏妈",嘴上嫌弃女儿不结婚,背地却给她织毛衣;人世间那句"姐,我想你了"一出口,多少人跟着鼻子发酸。
她从不模仿,也不"端着",演农村人就学盘腿坐炕,演知识分子就看人物传记,就连走路的姿势,都跟着角色变。演父母爱情里的江德华时,她故意驼背,说话带点大舌头,活脱脱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江小姨";演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群,她又把那种"被婚姻磨掉棱角,却没磨掉善良"的劲儿演得入木三分。
有导演说:"刘欢芳身上有股'土地气',不是脏土气,是让人踏实的生活气。她演的角色,你看着就信,因为她不是在'演',她是在'活'。"
从"没人演的妈妈"到"妈妈专业户":她让配角也发光
在流量当道的年代,"配角"好像成了"没戏"的代名词。可刘欢芳偏不信这个邪,把配角演出了主角的分量。这些年,她拿了太多"最佳女配"奖,有人替她惋惜:"刘老师戏这么好,怎么不试试主角?"她总是摆摆手:"主角当然好,可配角也一样重要。没有好的配角,主角再亮也孤单啊。"
去年,她演了一部小成本电影小巷人家,在里面演一个独居老人,全片没几句台词,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扫地、做饭、对着旧照片发呆。可就这样一个角色,拿了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后。颁奖典礼上,她说:"我想替那些被忽略的'身边人'说句话——不是光鲜亮丽的人才值得被看见,每一个认真生活的普通人,都值得被记住。"
现在的刘欢芳,依然是各大剧组的"香饽饽",从早到晚赶通告,戏约不断。有人问她累不累,她揉着酸痛的腰笑着说:"累啥?我演的角色,都是老百姓过日子,我跟着她们活了一辈子,值了。"
说到底,刘欢芳凭什么?凭的不是颜值,不是背景,是把每一个角色都当成"自己"的认真;是能在浮华的娱乐圈里,守住"接地气"的初心;是让观众看着她的戏,就能想起自家妈妈的烟火气。
下次再看到刘欢芳的名字,别再说"她眼熟了"——你记得的不是她的脸,是她在戏里活成的每一个"你身边的普通人"。这,才是最好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