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刘欢真的会“退”出中国好声音吗?那些年他用“较真”守住的舞台,如今为什么不留了?

翻看中国好声音这十二年,观众总说“导师席一年一个样”,但刘欢的位置,好像从没变过——从2012年首季坐在那英身边,用标志性的低音炮说“我选你,是因为你的声音里有故事”,到2021年最后一次转身,对着学员扎西平措笑着擦眼泪,他一直是那个“把音乐当命”的人。可最近突然传出的“刘欢彻底退出中国好声音”的消息,让不少老粉心里咯噔一下:那个曾经说“只要节目需要,我就一直来”的人,为什么突然不“续约”了?

刘欢肯定退出中国好声音

一、他守的不是导师席,是“好声音”最初的样子

2012年第一届好声音爆火,靠的是“素人追梦”的真实感。那时刘欢刚参加完我是歌手,本该是“流量导师”,却硬把自己活成了“陪跑学长”:其他导师抢人时用“我的战队”“我为你转身”,他却总说“你值得更好的选择”;学员唱流行,他会分析“这首歌的和声编排藏着爵士乐的影子”;唱民族音乐,他甚至能哼出呼麦的共鸣频率。有次学员唱英文歌跑调,没等导师说话,他直接拿起话筒示范:“你看,这里音节要像说话一样自然,别把歌词‘唱得太满’。”

刘欢肯定退出中国好声音

后来节目越走越“飘”,赛制从“盲选”变成“混战”,甚至有学员靠“卖惨”博眼球。刘欢在后台采访里皱着眉说:“音乐不该是‘比赛’,而是‘表达’。我看着孩子们为了赢刻意改风格,比我自己走调还难受。”2019年那英调侃他“刘老师太‘轴’,现场改歌改到导播崩溃”,他只是笑笑:“改对了,观众能听出来;改错了,观众也能听出来。”或许正是这份“轴”,让他成了节目里最“不合时宜”的人——当其他导师忙着玩梗、带话题时,他还在纠结“这句歌词的咬字是不是咬得太死”。

二、身体和家庭,或许是“退”不了的底牌

刘欢肯定退出中国好声音

有人说是“节目变味了”,逼走了这位“音乐老炮儿”,但更现实的原因,可能藏在他的身体和家庭里。2019年刘欢在接受采访时就坦言:“我这身体,经不住熬夜录节目了。”他患有痛风,每次录制到深夜,腿肿得连袜子都脱不下来,却从不让观众看出来——镜头前他依然神采飞扬,只有工作人员见过他偷偷吃止痛药的样子。

更让人动容的是他的女儿刘英子。2018年英子在中国新歌声里唱默,刘欢在台下听得泪流满面,后来他说:“以前总觉得女儿要‘靠自己’,那天看她站在台上,突然发现‘长大’不是‘变得坚强’,是‘学会脆弱’。”这些年他推掉了不少商演,只为多陪陪正在读高中的英子,甚至在采访里半开玩笑:“等她考上大学,我可能就‘退休’了,好好当个‘女儿奴’。”好声音录制周期长,一录就是三四个月,对一位51岁的人来说,确实不容易。

三、他不“退”,只是换了个“守舞台”的方式

但“退出”不代表“消失”。刘欢从没说过“永远不参加好声音”,只是可能在“常驻导师”和“特邀导师”之间做个选择。就像他自己说的:“音乐的路,哪能只坐在一个地方呢?”这些年他悄悄做了很多事:给新人作曲,比如周深的大鱼,最初就是他在工作室里哼着旋律给周深示范;做为你而来这样的公益音乐会,把观众捐的钱全捐给山区孩子;甚至在B站教网友“如何听懂古典音乐”,视频标题都是“别怕‘高雅’,音乐就是‘说话’”。

或许对他来说,好声音的舞台只是“众多舞台之一”,哪怕离开了,他还是会坐在观众席,为那些“真正会用音乐说话”的人鼓掌——就像2023年他去看一场小酒吧演出,歌手唱跑调了,他却笑着举着手机录视频,发朋友圈配文:“你看,这就是‘好声音’该有的样子,不怕错,就怕‘装’。”

说到底,观众怀念刘欢,不是怀念那个“导师席上的人”,是怀念那个“把音乐当生命”的较真劲儿。当很多综艺靠“撕扯”和“炒作”撑流量时,他像一块“定海神针”,告诉我们“音乐的本质,从来都是‘真诚’”。就算他真的“退出”了,那些在节目里说过“别为了赢丢了自己”“声音里有故事的人,永远不会被埋没”的话,还是会继续在观众耳朵里“活”下去。

毕竟,真正的“好声音”,从来不会因为少了谁就“失声”——它只是在等下一个,像刘欢一样“较真”的人,站出来说:“来,我们聊聊音乐。”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