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刘欢张学友吴宗宪,娱乐圈的“不老神话”究竟藏着多少秘密?

提起娱乐圈的“常青树”,总绕不开三个名字——刘欢、张学友、吴宗宪。一个在音乐殿堂里封神,一个在华语乐坛称王,一个在综艺江湖里称霸。他们就像娱乐圈的三棵大树,根扎得深,枝叶却始终繁茂,让一代又一代的人记住。有人问:“他们是不是有什么不老秘诀?”可细看他们的路,答案或许藏在那些不为人知的坚持里,藏在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笨拙里。

刘欢:音乐是“笨功夫”,熬出来的“教父”

如果给刘欢贴标签,“音乐教父”是绕不开的。但比起这个称谓,他更像一个“音乐工匠”。1987年,一首少年壮志不言愁让他火遍全国,那年他27岁,嗓音里带着少年意气,却又有种超越年龄的厚重。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唱好这首歌,他在录音棚里熬了整整三天,反复打磨每一个气口,连制作人都忍不住说:“刘欢,你太较真了。”

刘欢张学友吴宗宪

这种“较真”,贯穿了他的整个音乐生涯。从弯弯的月亮里中国风的开创性尝试,到好汉歌里融入河北梆子的高腔,他总能把传统和现代揉得恰到好处。有人问他:“现在都流行电子音乐了,你为什么还执着于民族元素?”他笑说:“音乐是根,根丢了,人就站不住了。”

后来他转身做导师,在中国好声音里,从不讲套路,只认“音乐性”。有学员问:“老师,怎么才能唱出感情?”他没回答,而是讲起自己当年唱千万次的问时,为了体会角色的心情,把北京人在纽约看了十遍。“感情不是演出来的,是‘泡’出来的,把生活泡进歌里,自然就有了味道。”

如今64岁的他,头发白了,唱现场时偶尔会扶着腰歇一歇,可只要开口,那个用生命在唱歌的刘欢又回来了。他说:“我不怕老,只要还能唱歌,就永远年轻。”

张学友:“歌神”不是天生的,是“练”出来的

如果说刘欢是音乐界的“教授”,那张学友就是乐坛的“实战派”。香港歌坛有“四大天王”,他却被人多叫一句“歌神”,凭什么?用他自己的话说:“别人睡觉时,我在练歌;别人玩时,我还在练歌。”

没人能想到,“歌神”的起点是“跑龙套”。1984年,他参加香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拿了冠军,可出道后却连续三年没红。专辑卖不动,演唱会门票打折,连房租都交不起。最穷的时候,他帮人写过歌,给别人伴舞,甚至想过放弃。可每次拿起麦克风,他又舍不得。“就是喜欢唱歌,唱不出来难受。”

转机在1987年,他遇到了伯乐——经理人陈淑芬。陈淑芬对他说:“你想红,就得把自己当成一块海绵,拼命吸。”他听了,开始在健身时吊嗓子,在开车时练气息,在洗澡时揣摩情感。那些年,他发了二十多张专辑,拿了六百多个奖,演唱会开了近千场,成了吉尼斯纪录里“获奖最多的香港男歌手”。

有人问他:“张学友,你现在已经很成功了,为什么还这么拼?”他说:“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今天你松一点,明天他们就能感觉到。我是歌手,唱好歌是我的本分。”

60岁的他,现在开演唱会依然要提前半年训练,每天跑步五公里练肺活量,每个动作都要重复几百遍。去年他在澳门开唱,连续三小时,高音依旧稳如CD。台下观众喊:“学友哥,你老了!”他笑:“我没老,我只是比你们多跑了几年而已。”

吴宗宪:“综艺天王”不是演的,是“熬”出来的

如果说刘欢和张学友是“音乐守护者”,那吴宗宪就是“综艺活化石”。从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到康熙来了,再到综艺大热门”,他用二十年的时间,把“主持”做成了一门艺术。可没人知道,这个在台上插科打诨、语速快得让人眼花的男人,年轻时也经历过“无人问津”的岁月。

1988年,他刚入行,跑遍台湾的综艺通告,却只能做“最佳拍档”,就是站在旁边点头、鼓掌的角色。有次导演嫌他太吵,让他滚,他笑着离开,转头就写段子:“导演说我吵,我说我这是在替观众出气,看你们老说一样的话,不吵才怪!”

正是这份“不怕丢人”的韧劲,让他熬出了头。1995年,他主持超级星期天,把“无厘头”风格带进综艺,收视率突破30%。后来和蔡康永搭档康熙来了,一句“康熙来了,你们好!”,成了多少人的青春记忆。有人问他:“为什么你的主持总能让人笑?”他掏出一个小本子:“这里面记了三十年的段子,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我都记下来,这是我的‘弹药’。”

58岁的他,现在依然活跃在综艺舞台上,有人笑他“老不正经”,他却说:“综艺是给人快乐的,我只要观众笑,管他老不老。”去年的跨年晚会,他和周杰伦合唱我的地盘,唱跳全程没喘气,台下观众喊:“宪哥,你还是那个宪哥!”他回:“我当然还是,因为我的观众没老。”

他们凭什么“不老”?说到底,是“尊重”二字

有人问:“刘欢、张学友、吴宗宪,他们凭什么能红这么多年?”答案或许藏在三个字里——尊重。刘欢尊重音乐,所以能把每一首歌当成心血;张学友尊重观众,所以能把每一场演唱会当成第一次表演;吴宗尊重行业,所以能把每一档节目当成自己的“孩子”。

如今的娱乐圈,流量来了又走,昙花一现的新人层出不穷,可真正能留在人们心里的,从来都不是那些浮于表面的光环,而是那些愿意下笨功夫、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人。就像刘欢说的:“时代会变,但好音乐不会”;张学友说的:“成功没有捷径,只有练”;吴宗宪说的:“只要观众还笑,我就还在”。

他们或许不是最完美的,但他们是最“真”的——真热爱,真坚持,真把“艺人”两个字扛在肩上。这或许就是他们给娱乐圈最好的答案:真正的“不老”,不是岁月不老,而是那种对事业的执着,能让时间为你停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