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刘欢跑去崇左给公务员上课?这届基层干部也需要"音乐大师姐"?

上周的崇左,天气热得连知了都懒得叫,可市委礼堂里却坐满了人——不是开会也不是检查,而是300多名市直机关的公务员,端着笔记本一脸认真地当起了"学生"。讲台上的人没穿西装,没打领带,只一身随意的深色T恤,袖子挽到小臂,露出手腕上一块洗得发旧的表。有人小声嘀咕:"这老师看着眼熟啊..."直到他开口说话,台下才响起一片轻呼:"哎?是刘欢?"

刘欢崇左市公务员

没错,就是那个唱我和你唱哭了全世界,在歌手里嗓门大到能掀翻屋顶的刘欢。可此刻的他,没有聚光灯没有追光,手里拿着话筒,更像是在村里文化礼堂和大家唠嗑:"同志们啊,我今天不是来讲课的,是来'讨教'的——你们天天在基层跑,听到的最鲜活的故事,比我们写十年的歌都多。"

从"国民歌王"到"基层学员":一场意外的双向奔赴

刘欢崇左市公务员

这事还得从三个月前说起。崇左市委组织部的李科长,为了给干部们搞一场"不一样的沟通课",愁得头发都快薅秃了。"以前不是请专家讲公文写作,就是请教授谈行政效能,可大家听得昏昏欲睡,笔记都没记几行。"偶然间,他在刘欢的社交媒体上看到一段采访,老刘说起自己2019年在云南做乡村音乐调研时,跟着村民上山砍柴,听老人唱了几句没人听懂的调子,后来竟写进了一首公益歌里。"对啊!刘欢老师不常说'音乐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吗?基层工作也是啊!"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李科长托人联系了刘欢的工作室。没想到三天后就回了话:"刘老师一直想找机会多了解基层,这个事儿他觉得有意义。"就这样,没有轰轰烈烈的签约仪式,没有天价的讲课费,刘欢带着一个简单的行程单,坐最早一班飞机从北京飞到了崇左。

刘欢崇左市公务员

"刚下飞机他就问,'咱们先去哪儿?是不是有早市?我想尝尝这边的米粉。'"接待他的小王回忆,刘欢一点架子都没有,在米粉店里端着碗吸溜吸溜吃得满头大汗,还跟老板娘聊起了生意经:"您这汤熬得这么浓,得熬多久啊?咱公务员食堂要是这么香,大家肯定都不迟到。"

课堂上没有"KPI",只有"接地气"的沟通智慧

刘欢的"课",和他唱歌一样让人意外。没PPT,没讲义,就往讲台上一站,手里拿着保温杯,开始了"唠嗑式教学"。

"你们见过凌晨三点的菜市场吗?"他突然问台下。有人举手说见过,是负责食品安全突击检查的;有人摇头。"我见过,"刘欢笑了,"当年在音乐学院当老师,为了赚生活费,每天凌晨去菜市场帮人卸货。那些卖菜的大爷大妈,说话直来直去,'小伙子,这块肉你给多刮点皮呗''这菜帮子不能要,苦'。他们不会说'我们要提升产品质量',可每个字都往你心窝子里去。"

说到这里,他停下来,看着台下穿制服的公务员们:"你们给老百姓做工作,不就一样吗?老百姓听不懂'优化营商环境',但他听得懂'您家店办执照,我帮您跑腿';他记不住'深化基层治理',但他记得住'上次水管漏了,小张半小时就到了'。沟通哪有那么复杂?就是把'官话'变成'人话'。"

台下有个年轻的公务员突然举手:"刘老师,我上次给社区老人讲医保政策,讲了半天他们还是不明白,急得我直出汗,后来我儿子教我用画图讲,老人们一下子就懂了。您说...是不是方法比态度更重要?"

刘欢眼睛一亮:"这孩子说得对!我当年唱弯弯的月亮,有人问我这歌是给谁写的,我说给所有'弯弯的月亮'下的人——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谁还没点念想呢?你们做基层工作,就是要把政策弯弯绕绕的条文,变成老百姓能摸得着、看得见的'月亮'。"

互动环节,一位在边境乡镇工作了20年的老张站起来,有点不好意思:"刘老师,我五音不全,平时开会唱歌都跑调,您说...这算不算缺点?"刘欢乐了:"跑调怎么了?我有时候在KTV也跑调啊!关键是你敢开口,老百姓就知道你心里装着他。你想想,你在村口大声喊一句'老乡们,今年的补贴到账啦!',就算跑调,人家心里也比听播音员播天气预报暖和,对不对?"

最珍贵的"课间十分钟":从讲台到田埂,从"老师"到"自己人"

课讲完了,可大家都不愿意走。刘欢被围在中间,有人要签名,有人拿着工作笔记本请他"批作业",更有人拉着他说:"刘老师,您跟我去我们乡镇看看吧,那儿有棵百年榕树,树下有个议事亭,老百姓有事都那儿说去。"

这一去,就从礼堂到了田埂。那天下午,刘欢跟着老张走了二十多里山路,鞋子上沾满了泥。在议事亭里,他看到几个老汉正为宅基地吵架,没等村干部开口,刘欢挤过去坐下:"大爷,您别急,我听听您这宅基地...哎,这位置我看得着,您说的那条小路,当年我老家也这么窄过。"一通家常话下来,两个老汉竟握手言和了。

"我以为他最多待俩小时,结果跟我们待到天黑。"老张说,"临走时他跟我们说,'今天我才明白,你们才是真正的'歌者',唱的是基层的歌,写的是老百姓的心事。'"

晚上吃饭,刘欢特意让食堂做了酸笋炒肉和簸箕饭。他给每个人倒了一杯自家酿的米酒:"我女儿总说我,'爸你天天唱家国情怀,可你连菜市场都不会砍价。'我跟她说,'爸爸不会砍价,但能听懂老百姓的砍价声。'"他举起杯子,"敬你们——天天听老百姓'砍价声'的人,你们辛苦了。"

没有热搜的"顶流":比聚光灯更暖的,是人心

这场"特殊讲课"没上热搜,没上头条,甚至连当地媒体都没大篇幅报道。可回到崇左的公务员们,手机里存的不再是领导讲话稿,而是刘欢在议事亭里调解纠纷的视频;笔记本上记的不再是理论,而是"把官话变成人话""跑调也不要紧,关键是敢开口"这些大白话。

"现在开会前,我们都会先学一句刘欢老师的'口头禅',"李科长笑着说,"昨天去社区做政策宣传,有个阿姨问'你们这政策是不是又要变?'我没急着解释,蹲下来跟她说'阿姨,您看我这鞋,今天特意穿了旧的,就是怕您觉得我像个干部不爱搭理您——政策是给老百姓实惠的,跟您那存折一样,只多不少',阿姨当场就笑了。"

其实刘欢不是第一次"不务正业"。他跑去北京胡同当志愿者,给留守儿童上音乐课,甚至在疫情期间帮社区老人团购蔬菜。有人说他"掉价",可他说:"我刘欢唱了几十年歌,能被多少人记住?那些真正把事做到老百姓心里的人,才是值得被记住的。"

如今,崇左的公务员们中流传着一句话:"当不好'歌者',就做不成'好公仆'。"而刘欢,那个曾经在舞台上光芒万丈的歌王,在崇左的田埂上、议事亭里,找到了比掌声更珍贵的东西——原来最动人的"旋律",不是五线谱上的音符,而是基层工作者和老百姓心贴心的声音。

所以啊,下次再有人说"明星不就是去镀金的",你给他讲讲刘欢在崇左的故事——有些顶流,不靠热搜活着,他们靠的是人心里的那盏灯。这灯,比聚光灯亮多了。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