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为什么都说刘欢对徒弟“心太狠”?从“刀下留人”到“捧上天”,他到底藏着多少育人真招?

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那英会为学员红了眼眶,汪峰总爱喊“我相信”,而刘欢总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有人说他“太严格”——学员唱错一个音,他能皱着眉打断重来;也有人说他“太护短”——明明可以淘汰的选手,他却能一句“我保他”硬生生拉回舞台。

刘欢对徒弟

但奇怪的是,那些被他“骂”过的徒弟,十年再见时总说:“要是没有刘欢老师当年那‘几刀’,我走不到今天。”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导师?他嘴里的“狠”,究竟藏着多少育人真招?

01. “刀下留人”不是偏袒,是看得比你更远

刘欢对徒弟

2014年,中国好声音第三季,一个叫帕尔哈提的学员火了。这个新疆汉子唱回来的路上时,现场像被按下了暂停键——没有炫技,没有煽情,只有沙哑的嗓音里裹着风沙般的倔强。但盲选时,四位导师都没转身。

后台,帕尔哈提蹲在地上,手指把衣角绞出了痕。就在观众以为他要离开时,刘欢突然站起身:“我有个请求,能不能让他唱第二遍?”所有人都愣了:盲选不都是一次机会吗?

刘欢对徒弟

当帕尔哈提再次开口时,刘欢按下了转椅。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破例”,他只说:“第一次我没听够,他的声音里‘长’着故事。”更绝的是,那之后每次 battles 赛,刘欢都像“保镖”一样护着他。有场PK,帕尔哈提发挥失常,导师投票时,那英直言“这次他没唱好”,刘欢却直接打断:“但他的歌声里有我们没听过的东西,他值得留下。”

最后帕尔哈提拿了总决赛亚军,有人说是“刘欢捧的”,他却说:“老师没捧我,他是把‘真实的我’从壳里撬了出来——他比我自己知道,我的声音不能只赢技巧,要赢‘真’。”

02. “骂醒你”不是苛责,是把“音乐魂”给你叫醒

萨顶顶当年在好声音Battle 赛上,对着刘欢哭了整整半小时。那天她唱了经典的万物生,却因为“太像以前的我”,被刘欢当着一千人的面泼了冷水:“你现在的演唱,像穿了一件华丽的旧衣服,观众在夸衣服好看,但没人记得你穿它时的样子。”

萨顶顶不服:“我每句都在练气息,每个音都卡了点!”刘欢把谱子拍在桌上:“气息对,但情绪错。万物生里不是‘技巧的声音’,是‘信徒的声音’——你信佛吗?你唱的时候,像隔着玻璃看寺庙的香火,没进去。”

那场比赛,萨顶顶差点被淘汰。可后来她懂了:刘欢骂的不是她唱得不好,是她“把音乐当成了技能,而不是信仰”。后来她发专辑恍如如梦,特意在歌里加了段藏语吟唱,跑去找刘欢听。听完,刘欢没说话,递了杯热茶:“这次,我闻到了庙里的香火味。”

现在的萨顶顶总说:“刘欢老师那几刀,没把我砍死,是把我从‘歌手’砍成了‘音乐人’——以前我以为唱歌要‘好听’,现在知道,要‘好听且要‘有你’。”

03. “捧上天”不是给资源,是把“路”给你铺到腿软

吉克隽逸刚上好声音时,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姑娘:唱anatomy紧张到跑调,对着镜头只会傻笑,连高跟鞋都穿不习惯。很多人说:“这孩子,红不过三个月。”

可刘欢偏偏看中了她“野生的灵气”。为了让她改掉“用力过猛”的习惯,他把吉克隽逸拉到家里,抱着吉他坐了一下午:“你听过彝族老乡在地里干活时唱的歌吗?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像从土里长出来的——你的灵气不在嗓门大,在‘土里土气’里。”

后来吉克隽逸要去录时尚先生封面,刘欢特意打电话给主编:“别给她搞浓妆,就让她穿彝族绣花衣,让摄影师拍她笑时的虎牙。”那期杂志出来,吉克隽逸被封为“最洗眼新人”,有人说“刘欢的人脉真硬”,她却偷偷告诉媒体:“老师没给我介绍一个资源,他只是告诉我:‘你要记住,你吉克隽逸,不是谁的影子,是彝山的女儿。’”

现在吉克隽逸站稳了娱乐圈,每次被问“最想感谢谁”,她总说:“刘欢老师没教我一首歌,但他教我怎么‘走路’——站直了,唱自己的,别怕歪。”

结语:所谓“育人”,是把你的“根”留住

有人说刘欢“矛盾”:明明要你打破自己,又总提醒你别丢了初心;明明会指着鼻子骂你,却在背后默默帮你挡掉所有不看好的人。但细想就知道:他的“狠”,不是控制,是“信”——他信你有潜力,所以不怕“骂醒”你;他信你能行,所以愿意“等”你悟。

就像他自己说的:“好的老师不是盖房子,是帮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地基。你盖高楼,还是搭茅草屋,是你的事,但我得保证,你脚下有块能站的土。”

那些被刘欢“狠狠”爱过的徒弟,如今都活成了自己的光。或许这就是最珍贵的育人道:不是给你翅膀,是让你长出翅膀——因为真正的扶持,从不让你依赖,只让你成为。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