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从好汉歌到千万级版权费,刘欢凭什么被称“宝藏大师”?完整版故事在这

很多人第一次认识刘欢,是1998年春晚的好汉歌,一句“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吼得人热血沸腾。但如果你以为他只会唱这种“大歌”,那就太小看这位“宝藏大师”了——他既能用千万次的问唱尽北京人在纽约的沧桑,能改编凤凰于飞让费玉清都感叹“重新认识老歌”,还能在中国好声音的椅子上三言两语点醒迷茫的学员。有人统计过,他手握的版权费累计能买下一个小县城,可他自己却常年穿着布鞋、背着旧包,连参加综艺都坚持“不卖人设”。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个“宝藏”到底藏了多少好东西?

刘欢宝藏大师完整版

一、音乐圈“扫地僧”:唱30年歌,却总被低估的才华

提到刘欢,很多人第一反应“唱歌有气势”,但你敢信吗?科班出身的他,其实是作曲系“学霸”。1985年,他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那时候流行音乐刚在国内兴起,他却一头扎进民歌与美声的结合里——1988年,为电视剧便衣警察唱的少年壮志不言愁,他用传统美声的胸腔共鸣,把“金盾牌”唱成了一代人的青春印记,这首歌后来拿了中国电视金鹰奖的主题歌奖,到现在还是警察队伍里的“战歌”。

刘欢宝藏大师完整版

更“宝藏”的是他的改编能力。2010年,他在综艺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改编凤凰于飞,原版是周璇的婉转闺怨,他却加入爵士和弦,用低沉的嗓音把“旧梦依稀,往事迷离”唱出岁月的厚重,连原唱潘越云都感慨:“原来老歌还能这么玩。”后来为甄嬛传写的凤凰于飞,更是把“举案齐眉到白发”的宫廷悲情写成流行金曲,播放量破亿,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写这首歌,他在书房熬了三个通宵,翻遍诗经乐府诗集,连戏曲的“润腔”技巧都用上了。

有人说“刘欢的歌十年后听才有味道”,这不是夸张。他的好汉歌火过20年,直到现在短视频里还能刷到“大河向东流”的BGM;从头再来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被无数人用作心灵慰藉的歌。可他自己呢?有次采访被问“有没有担心过过气”,他笑了笑:“歌要是能活过演唱者,那才是歌手最大的福气。”

刘欢宝藏大师完整版

二、背后的“宝藏”:比唱歌更牛的,是培养人的眼光

真正让刘欢在“大师”圈站稳脚跟的,从来不只是他的嗓子,而是他“点石成金”的眼光。很多人不知道,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开播前,节目组找遍了乐坛大腕,最后只有他答应来——不是冲着钱,而是想“给年轻人搭个台”。

第一季学员姚贝娜,当时唱也许明天已经哭到唱不下去,刘欢却把话筒递过去,说:“你不用顾虑音准,把心里疼的东西喊出来。”后来姚贝娜成为“实力唱将”,直到生病去世,都常念叨刘欢那句“唱歌不是为了赢,是为了让人记住你的声音”。还有张玮,那个唱High歌的“摇滚小子”,一开始在台上总用力过猛,刘欢没直接批评,而是带他去听布鲁斯,告诉他“音乐里的留白,比嘶吼更有力量”。后来张玮说:“跟着刘欢学三个月,比我自己瞎唱三年都明白。”

除了学员,他对后辈的提携也让人佩服。早年间,歌手韩红还在酒吧驻唱,刘欢听完她唱绒花,直接找到制作人说“这声音必须被听见”,后来还亲自为韩红写歌;萨克斯手肯尼·基来中国演出,点名要和刘欢合作,他却把台子让给年轻乐手,说“年轻人得见见世面”。有圈内人说:“刘欢就像音乐界的‘老杨树’,自己站得稳,还总给小树苗遮风挡雨。”

三、低调的“宝藏大师”:身上没几个“热搜”,却守着音乐最真的底线

娱乐圈最奇特的“反差”,大概就是刘欢了——手握千万版权费,出门却背着一用了十年的旧帆布包;参加过无数综艺,却从没上过一次热搜“买热搜”;歌迷催他开演唱会,他却说“写新歌比开唱有意思”。有次鲁豫有约问他,为什么总这么“低调”,他指着手机里的歌单说:“你看,今天有10万人在听弯弯的月亮,这就是我想要的‘高调’。”

更让人佩服的是他对音乐的较真。早年好汉歌火了之后,有品牌找他代言饮料,开价800万,他拒绝了:“歌是给水浒传的英雄喝的,不是给饮料打广告的。”后来甄嬛传热播,凤凰于飞被各种短视频滥用,公司想告侵权,他却说:“大家喜欢用,说明歌传开了,比告强。”有记者问他“不亏吗”,他笑着说:“歌要是能活起来,比什么都重要。”

这些年,他也总被问“为什么不上综艺圈粉”,他回答得实在:“现在我只想坐在家里改改学生的作业,写写老歌的新编。唱歌是年轻时的事,传歌才是一辈子的事。”你看,60多岁的人了,还在中国音乐学院带着博士生做民歌研究,说“不能让老祖宗的东西丢了”。

四、为什么说刘欢是“宝藏大师”?答案藏在他的“不完美”里

说到底,“宝藏”从来不是完美,而是真实。刘欢年轻时胖到220斤,被嘲笑“胖子只能唱大歌”,他却自嘲“肉多,唱歌有底气”;有次演唱会忘词,站在台上鞠躬道歉,观众却自发给他打拍子,最后全场大合唱;他从不讳言自己对音乐的“固执”,为了编曲一句“反复改到制作人想打人”,可正是这份“固执”,让他的歌成了刻进中国人DNA里的旋律。

现在回头看,刘欢的“宝藏”,藏在他对音乐几十年如一日的热爱里,藏在他对名利的淡泊里,藏在他总把“传歌”放在“赚钱”前面的选择里。就像他在少年壮志不言愁里唱的“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只是他的“盾牌”不是名利,而是对音乐最纯粹的敬畏。

下次当你再听到好汉歌的旋律,不妨想想:这个站在舞台上30年的人,没靠热搜炒作,没靠综艺刷脸,却凭一首歌活成了一个时代的符号。或许,这就是“宝藏大师”最好的定义——他不藏珍宝,他自己就是珍宝。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