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当“创作型学员”被现场抛即兴考题,马条凭什么让刘欢都拍桌叫绝?

要说中国好声音声生不息这些音乐舞台上最让人“头皮发麻”的瞬间,除了导师转身时的心跳加速,或许就是学员们在“即兴创作”环节里爆发出的火花——没有提前写好的词曲,没有反复打磨的旋律,全凭当下的灵感和手感,硬生生在几分钟内“抠”出一首歌,听着简单,实则是音乐人最硬实力的试金石。

而在刘欢的战队里,就藏着这么一位“即兴老炮儿”——马条。当年他站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当多数选手还在为“选哪首歌”纠结时,却直接被刘欢抛来一个“地狱级”考题:“给你三个词——沙漠、公路、孤独,你现场写一段旋律。” 台下观众倒吸一口凉气,这哪是考题,分明是把音乐人的创作细胞架在火上烤。可谁也没想到,马条抱着吉他眯了眼,前一秒还空荡荡的伴奏,下一秒就从他指尖“长”出了带着沙粒感的旋律,歌词像是从西北的风里直接刮出来的:“公路把太阳切开,孤独在轮胎上甩……” 刘欢在旁边听着,手指在桌上跟着节奏敲,最后直接拍案:“这即兴,比很多打磨半年的歌都有劲儿!”

“我写的不是歌,是‘活过’的片段”

刘欢学员即兴创作马条

很多人认识马条,是因为中国好声音里那个抱着吉他、话不多却句句带劲儿的“大叔”。但少有人知,他早在2004年就发了第一张专辑,是圈里公认的“创作怪才”——他的歌不火于主流市场,却在音乐人圈子里像“暗号”:李健翻唱过塞外euraka,谭维维在歌手舞台上唱过灯塔,宋冬野也说“马条的歌得在深夜听,像和醉汉聊天”。

这样的马条,早就把“即兴”刻进了创作DNA。在接受采访时他提过:“即兴不是炫技,是脑子里的画面和情感‘嗖’一下冲出来,得赶紧抓住它。” 比如在声生不息·宝岛季里,他帮学员和马嘉祺改编新不了情,原版是缠绵悱恻的情歌,他却加入了一小段口琴间奏,旋律既保留了原作的温柔,又添了丝随性的洒脱。马嘉祺后来问:“老师这间奏是提前写好的吗?” 马条摆摆手:“就在彩排时,看到你们对视的眼神,突然觉得应该有个‘风掠过耳边’的声音,随手就吹了。”

这种“随手”的背后,是20年音乐生涯积累的厚功底——熟悉他的乐迷都知道,马条的创作总带着强烈的“地域感”:西北的黄沙、戈壁的风、新疆的琴弦,甚至街头巷尾的一声吆喝,都能变成他歌里的音符。他曾说:“我在新疆长大,从小在巴扎上看艺人弹唱,他们哪有谱?全靠即兴,高兴了加两句,伤心了改调子。我以为所有音乐人都这样,后来才明白,这是最珍贵的‘肌肉记忆’。”

“即兴考题考的哪是歌?是音乐人的‘魂’”

为什么刘欢这么看重“即兴创作”?在音乐圈摸爬滚打几十年,他太清楚:一首歌的音准、节奏可以练,但“瞬间把抽象情绪变成旋律”的能力,是骗不了人的。就像书法家的“飞白”,美的是技巧,更是那一瞬间的“气”足不足。

记得有一次节目录制,一位学员被要求用“地铁”“晨光”“谎言”三个词创作,前奏都响了,他还在卡壳,刘欢突然打断:“别等了,你现在感受到的‘慌’‘乱’,就是最好的情绪,直接唱出来就行!” 后来学员硬着头皮唱了几句不成调的旋律,却意外引起了共鸣——因为那里面有每个打工人都懂的“赶地铁的狼狈”和“被谎言刺痛的瞬间”。

马条的即兴,恰恰是把这种“情绪真实”玩到了极致。有次直播,观众弹幕让他即兴写“加班”,他想了三秒,开口就是:“凌晨三点的格子间,显示器是月亮,键盘声是蟋蟀叫,老板的消息叮咚一声,我的心跳漏了两拍……” 歌词没半点华丽,却让无数加班党在评论区刷“哭了”。刘欢评价他:“马条的歌像‘音乐的刺猬’,看着扎手,其实最暖,因为他永远戳在普通人最实在的痛点上。”

“即兴从不是‘耍酷’,是把‘此刻’活得有腔调”

如今的音乐市场,太多歌是“工厂流水线”造出来的:先找火热的beat,再套进流行的情绪词,最后搭上流量明星的嗓子。听得多了,人难免会觉得“歌都一个味儿”。但马条的即兴创作,像一瓢冷水浇下来——原来音乐还能这么“活”?

他曾在采访里说:“现在很多人创作,总想着‘怎么火’,但即兴创作是‘怎么真’。你骗不了自己,更骗不了耳朵。手指往下按的琴键,喉咙里冒出来的词,都是你当下的样子——开心就是蹦迪的节奏,难过就是下雨的旋律,连喘气都带着歌词。”

所以你看,当很多学员还在纠结“选口水歌还是情怀歌”时,马条却用即兴告诉我们:好音乐从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在某个深夜、某阵风里、某个瞬间,突然从心里“长”出来的。就像西北的风,刮到哪都是带着沙粒的劲儿,从不管“流行不流行”,只管“真实不真实”。

说到底,刘欢为什么总给马条拍手?不是因为他即兴写的歌多复杂,而是在这个越来越“套路化”的音乐圈里,还有人守着“音乐即表达”的初心。他让我们想起:真正的音乐人,不该是按着剧本演戏的演员,而该是抓着风就能唱歌的游吟诗人——毕竟,能把“此刻”活出腔调的人,写什么歌都不会差。

下次再听到“即兴创作”,别急着说“看不懂”。或许你该像马条那样,闭上眼,问问自己:此刻的风声是什么调?心里的鼓点有多快?毕竟,最动人的旋律,从来都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