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71岁刘欢贵阳唱好汉歌嗓音依旧,那句“我想退休”是不是骗了所有人?

夜风带着贵阳夏末的微凉,却吹不散奥体中心体育场里翻涌的人浪。当好汉歌前奏一起,台上站着的人还没开口,台下数万观众已经跟着哼了起来——“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熟悉到骨子里的旋律裹着十几年的回忆扑面而来,而那个用歌声刻进一代人DNA里的声音,此刻正稳稳地从麦克风里传出来:“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

刘欢在贵阳

71岁的刘欢站在舞台中央,深色西装衬得他比电视上更清瘦,可那把嗓音依旧像陈年的老酒,浑厚里带着点砂砾般的质感,高音处依旧能顶上去,低吟时又沉得像在耳边说话。有人说他“老了吗”,可你看他唱到激动处用手抓着话筒,眉头跟着旋律轻轻皱起,嘴角却一直往上扬——那样子,分明还是当年在春晚唱千万次的问时,那个把音乐当命的中年人。

咱们的“刘老师”,到底有多少“宝藏”?

刘欢在贵阳

贵阳这场演出,与其说是演唱会,不如说是刘欢的“音乐人生分享会”。除了好汉歌弯弯的月亮好汉歌这些“国民金曲”,他还唱了几首英文老歌,用流利的介绍调侃自己:“这首歌是年轻时在酒吧唱的,那时候总觉得自己能成为国际巨星,结果现在大家还是记得我唱三国演义。”台下笑成一片,却没人觉得他“过气”——相反,这种自嘲里的坦荡,反而让人更亲近。

这些年,刘欢在公众面前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大家提起他,总绕不开“胖”“身体不好”“隐退”这些标签。可只要你留心就会发现,他其实从没离开过音乐:给年轻歌手当导师,会在后台偷偷帮人改谱子;做音乐教育,拍着桌子告诉学生“唱歌得先学会做人”;甚至玩起了短视频,偶尔发条动态,配文是“今天练了练嗓子,还行”。

刘欢在贵阳

有人说他“佛系”,可你看他聊音乐时眼睛里的光,哪有一丝“佛系”的样子?他总说“我嗓子不行了”,可上次在综艺里清唱从头再来,那气息控制比很多年轻歌手还稳;他总说“想退休回家陪老婆”,可每次演出前还是对着镜子练到满头汗——原来那句“退休”,不过是他谦惯了的“玩笑话”,就像他总说“我就是个唱歌的”,却连带着把中国音乐推着往前走了几十年。

“退休”背后,藏着一个“较真”的老头子

刘欢为什么总说“想退休”?或许真不是因为“唱不动了”。

你翻开他的履历,会发现这个“老艺术家”其实一直在“折腾”:80年代唱少年壮志不言愁,火了却拒绝各种商业演出,一门心思扎进音乐创作;90年代唱好汉歌,为了找到“大汉”的感觉,跑去查史料、听秦腔,硬是把一首歌唱成了时代符号;近几年身体发福,医生让他“别熬夜”,他却为了做声生不息,熬着夜剪歌、跟年轻人聊港乐……

他就像个“老匠人”,对自己的作品有近乎偏执的坚持。有次采访,他说:“现在录音棚里很多歌手靠修音,我觉得那是骗人。你听听老唱片,每个气口、每个走音都是真实的,那才是音乐该有的样子。”这种“较真”,或许就是他“想退休”的真正原因——他太在乎音乐本身了,怕自己跟不上时代,怕自己妥协了,写不出能打动人心的东西。

可哪有真正的“退休”?不过是把舞台从台下换到了台后,把唱歌变成了“教人唱歌”,把“惊艳”变成了“陪伴”。就像这次贵阳演出,唱到最后他说:“谢谢你们还记得我,其实我一直记得你们。”台下 thousands of 人举着手机闪光灯,像一片星海,那一刻你突然明白:真正的艺术家,从不会“退休”,他的作品会替他继续“活着”,而那些听过他歌的人,也会一直记着,当年有个叫刘欢的人,用歌声陪我们长大。

演出结束,刘欢挥手告别,背影在聚光灯下慢慢走远。夜风又吹起来,观众的歌声还在回荡:“大河向东流啊……”是啊,时间像大河一样往前流,可有些东西,永远不会被冲走——就像刘欢的歌声,就像那个总说“退休”却从没离开舞台的老头子,就像我们心里,永远藏着的那句“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