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刘欢和咸阳,藏着一段让多少人红了眼眶的故事?

说起刘欢,你脑子里 first 跳出来的可能是好汉歌里"大河向东流"的豪迈,是欢歌里深情款款的嘶吼,是舞台上那个永远把自己掏空了唱歌的男人。但你知道吗?这个北京长大的音乐才子,跟千里之外的咸阳,居然有着一段让无数人听了心里发烫的缘分。

刘欢咸阳

那年咸阳的雨夜,他站在临时搭的台上唱弯弯的月亮

2010年的夏天,咸阳的老城区刚下过一场阵雨,空气里都是青草混着泥土的味道。城郊的体育场里,临时搭的舞台还在滴水,台下却挤满了人——有卖着自家苹果的大叔,攥着课本的学生,还有穿了最好衣服来凑热闹的老人。那是一场"情系西部"的公益演出,刘欢是压轴的嘉宾。

刘欢咸阳

"当时天有点凉,他上台的时候就穿了一件白衬衫,袖子挽到手肘。"后来有当地媒体记者回忆,"音响效果一般,话筒还时不时'滋啦'一声,但他好像完全没在意。"

第一首歌,他唱了弯弯的月亮。前奏一起,台下的观众就安静了。刘欢没拿话筒支架就站在那儿,眼睛半闭着,声音像是从嗓子最深处慢慢往上浮,带着点沙哑,却能把每个字都砸进人心里。"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唱到"脸上淌着泪,像那溪水泪泪地流"时,台下有个阿姨突然抹起了眼泪。

刘欢咸阳

后来他才知道,那天台下的很多人,都是下了夜班特意赶过来的。"有个开出租的师傅,车停在体育场外边跑了三公里,就为了听一首歌。"刘欢在一次访谈里提起这事,声音有点哑,"他们说,'刘老师,你唱的,就是我们咸阳人的日子啊'。"

他为咸阳的孩子写了一首歌,歌名叫咸阳谣

从那以后,刘欢和咸阳的缘分就没断过。2016年,他跟着"音乐助教"项目去了咸阳的一所乡村小学。学校在塬上,教室的窗户纸还有点漏风,孩子们的脸蛋被高原的风吹得通红,但唱歌的时候,眼睛里全是星星。

"老师,你会唱欢乐颂吗?我们会!"一个小姑娘怯生生地拉他的衣角,递过来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歪歪扭扭抄了几行歌词。

那天下午,刘欢坐在学校的土操场上,听孩子们唱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也给他们唱了从头再来"。临走时,他对当地的老师说:"我想给这儿的孩子写首歌,就叫咸阳谣吧。"

次年,咸阳谣demo 送到了咸阳教育局。歌里没有华丽的旋律,只有几句简单的词:"渭河的水,静静流,流过秦时的关,流过汉时的楼...塬上的风,轻轻吹,吹着孩子的笑脸,吹着老人的愁。"后来这首歌被当地的音乐老师编成了合唱,成了不少小学的音乐课教材。"孩子们唱的时候,能感觉到他们真的懂歌里的意思。"刘欢说,"他们唱的就是他们每天看见的河,每天吹的风。"

为什么是咸阳?他说:"那里有种让人踏实的东西"

很多人好奇,刘欢这样的大艺术家,为什么总对咸阳念念不忘?在一次采访里,他终于说了实话:"其实第一次去咸阳,我没抱什么期待。但我发现那儿的人,特别'实诚'。"

他说,有次在后台,有个大妈非要塞给他几个煮玉米,"硬邦邦的,说'刘老师,你唱歌累,垫垫肚子',怎么推都推不掉";还有次演出完,外面下大雨,一群学生冒雨在门口等他,非要把亲手画的贺卡送给他,"纸都被雨水泡烂了,字都花了,但每个笔画都是认真的"。

"你知道吗?在那种地方,你能感觉到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刘欢说,"你唱得好,他们会记住你;你对他们好,他们会把心掏给你。这种朴素的情感,特别打动人。现在的日子过得快,很多人都在追着走,但在咸阳那样的地方,你能停下来,听听风,看看人,心里会特别踏实。"

如今的咸阳谣,还在咸阳的塬上飘

十多年过去了,刘欢的头发白了不少,唱好汉歌时不如以前高亢,但只要去咸阳,他还是会唱弯弯的月亮,还是会跟孩子们一起哼咸阳谣。去年有粉丝去咸阳旅游,在当地的小学门口,还能听到孩子们放学路上,用陕西方言唱着那首歌谣。

"渭河的水,静静流..."旋律飘在咸阳的蓝天上,飘在塬上金黄的麦田里,也飘在每一个听过这个故事的人心里。

或许这就是艺术的魔力吧——它不用刻意讨好,不用华丽包装,只凭一颗真诚的心,就能在某个地方,留下永不褪色的温度。就像刘欢和咸阳的故事,藏在歌里,藏在风里,藏在每一个懂得倾听的人心里。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