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刘欢一句"韩磊唱歌没技巧",竟成乐坛最懂"捧杀"的褒奖?

提起华语乐坛的"定海神针",刘欢和韩磊的名字总绑在一起。一个像被岁月淬炼的美酒,越品越醇厚;一个似横亘草原的峻岭,自带千钧之力。可您知道吗?当年在我是歌手后台,刘欢看着韩磊的背影,突然冒出一句"韩磊唱歌没技巧"——这话要是别人说,指定得被骂酸,可从刘欢嘴里出来,愣是把"没技巧"变成了"最高级的技巧"。

刘欢对韩磊的评价

从"北刘南韩"到"互相拆台":两个"大魔王"的缘分

上世纪90年代,内地乐坛冒出两位"歌坛巨无霸":刘欢,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唱千万次的问能穿透灵魂,唱好汉歌能撑起整个江湖;韩磊,内蒙古走出的"草原歌王",唱向天再借五百年能震得房梁落灰,唱走西口能把眼泪唱进人心里。当时乐坛人称"北刘南韩",既是并列,暗里却少不了较劲。

刘欢对韩磊的评价

"第一次见韩磊,是在92年春晚后台,"刘欢在采访时回忆,"抱着把吉他,跟个大学生似的,眼睛却亮得吓人,我唱完歌下来,他凑过来说'刘老师您这高音,是练出来的吧?'——您说这新人,锋芒比刀子还利。"而韩磊提到刘欢更直接:"那时候听他唱弯弯的月亮,我坐在底下直拍大腿,心想'这人怎么把民歌唱出歌剧味儿了?'"

一个是科班出身的"学院派",一个是野路子闯出来的"天赋型",按理说该是"两条平行线",却偏偏在音乐上越走越近。2008年奥运,两人合唱北京北京我爱北京,后台候场时,刘欢突然拍韩磊肩膀:"磊子,你这嗓子再这么'吼'下去,迟早要把声带'吼'薄了。"韩磊嗤笑一声:"刘老师,您当年在好汉歌里那一嗓子'大河向东流',不比我'声如洪钟'?"

那句"没技巧",藏着刘欢最懂的内行话

2013年我是歌手第一季,韩磊空降首发,圈内人直呼"降维打击"。有媒体问刘欢怎么看这位"竞争对手",刘欢叼着烟,慢悠悠说:"韩磊唱歌啊,没技巧。"

这话一出,全场哗然。您琢磨啊,韩磊登台唱向天再借五百年,气运丹田直冲云霄,转音如流云舒卷,高音不刺耳、低音不粘腻,这叫"没技巧"?可刘欢接下来的解释,让所有人恍然大悟:"技巧是什么?是为了唱好歌用的工具,像鞋,合脚才穿。韩磊的歌,你听不出他在'用技巧',就像你看金庸小说,不会盯着杨过少了根手指头,只会记得他为情为痴——他把技巧藏起来了,藏进了情感里,藏进了每个字的呼吸里。"

后来韩磊在采访里回应这话,眼睛笑得眯成缝:"刘老师这是夸我呢!他说我'没技巧',意思是我没把技巧当宝贝疙瘩揣着,就跟你骑好马,不会天天跟人说'我这马鞍子是纯牛皮的',对吧?"后来两人一起录中国好声音,韩磊当导师,刘欢当顾问,有选手问"怎么唱高音不劈叉",刘欢直接把韩磊推上前头:"磊子的'秘籍'就一条——别想着'我一定要唱上去',想着'我非得把这首歌的魂儿唱出来',音自然就上去了。"

"互相成就"的乐坛传奇,比"技巧"更珍贵的是赤子心

这些年,刘欢和韩磊的合作从没断过:电影甄嬛传里,刘欢写词作曲,韩磊唱凤凰于飞,一个把故事写成旋律,一个把旋律唱成岁月;综艺歌手里,刘欢给韩磊递伴唱,自己却站在侧幕笑眯眯看着,像老大哥看着自家弟弟发光。

有记者问他们"谁是华语乐坛第一人",刘欢摆摆手:"别扯这个,乐坛又不是赛马场。韩磊要是没技巧,我早把他'轰'下去了——可他有技巧,却偏不'显'技巧,这才是真本事。"韩磊更直接:"刘老师?他是我'音乐里的镜子',照得见我没注意到的小毛病。"

说到底,刘欢那句"韩磊唱歌没技巧",不是否定,而是肯定了另一种境界:当技巧不再是为了炫技,而是成了情感的载体,才是音乐该有的样子。就像现在很多人追着问"怎么学唱歌",刘欢总说:"先别学技巧,学怎么听歌、怎么懂歌。韩磊为什么能唱到人心里?因为他唱每句歌,都像是跟你掏心窝子呢。"

所以啊,下次再听韩磊唱等待,不妨别盯着他的换气技巧,听听那声叹息里藏了多少故事;听刘欢唱从头再来",也别琢磨他的转音多华丽,感受那句"心若在梦就在"里有多少倔强。两位"大魔王"斗了几十年,斗出来的不是输赢,是对音乐的赤子心——这,才是比任何技巧都珍贵的东西。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