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刘欢与平安,两位歌坛“大魔王”为何能十年热度不减?背后藏着华语乐坛最缺的东西?

提起华语乐坛的“定海神针”,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刘欢——那首好汉歌能穿越二十多年, still 在KTV的“必点清单”里;而提起“新生代实力派”,平安的名字总会浮现,洋葱唱哭无数人,我和我的祖国唱出千万人的共鸣。一个像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一个像淬火的刀,刚柔并济。按说风格迥异,本不该有太多交集,可偏偏,这两位“大魔王”却成了乐坛最“不务正业”的“长期主义者”:一个在综艺里当“导师”,把一帮流量明星教得低头认错;一个在公益路上走了十年,用歌声点亮山区孩子的眼睛。

他们到底藏着什么“密码”?能在流量来去如潮的娱乐圈,稳稳站住脚跟,还让一代代人记住他们的名字?

从好汉歌到洋葱:两种“傻气”,却都直抵人心

刘欢 平安

你有没有想过,刘欢的好汉歌为什么能火到今天?1998年,电视剧水浒传找他写主题曲,他没按常规出牌,非要往里加河南梆子的高腔,导演都急了:“这能行吗?”他梗着脖子回:“好汉嘛,就得有江湖气,得有老百姓能跟着吼出来的劲儿!”结果呢?前奏一起,全国人民跟着“大河向东流”,连菜市场卖白菜的大妈都会哼“路见不平一声吼”。

二十多年后,平安在中国好声音唱洋葱,也是一场“冒险”。当时其他选手都在飙高音,他却选了首“慢悠悠”的歌,把洋葱一层一层剥开,唱“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导师杨坤皱着眉头问:“这歌能赢吗?”他低头笑了笑:“我想让听歌的人,能想起自己心里藏着的那个‘洋葱’。”结果,这首歌成了节目播出后播放量最高的现场之一,无数人留言:“听着听着就哭了,这不就是我吗?”

你看,刘欢的“傻气”是不管市场多浮躁,都要守住音乐的“根”——他总说:“歌是唱给人听的,不是唱给排行榜看的。”平安的“傻气”是不管潮流怎么变,都敢唱“真情感”——他拒绝“炫技”,说“技术是船,情感是帆,没有帆,船再快也漂不起来”。这两种“傻气”,恰巧戳中了最朴素的共鸣:好的音乐,从来不用靠包装,靠的是能钻进人心里的那股“真”。

导师席上的“双面镜”:一个极致“较真”,一个极致“懂你”

这几年,刘欢和平安总在综艺里“撞车”——声生不息我们的歌,他们一个坐镇“专业组”,一个蹲守“新生组”,却做出了意外的默契。

刘欢当导师,是出了名的“细节控”。有次学员唱阿里山的姑娘,他皱着眉头说:“你这里音准偏了,不是你的嗓子不好,是你没理解‘姑娘’背后的山和水——台湾的山是温柔的,水是灵动的,你唱得太‘硬’了。”他不光说教,还亲自示范,从呼吸到咬字,一点点抠。学员委屈:“老师,我已经很努力了。”他拍着学员的肩膀:“音乐不是‘努力就行’,是‘走进去’才能‘走出来’。”

平安呢?他更像是个“翻译官”。年轻学员唱英文歌,总觉得“差口气”,他就蹲在地上,用手机放原唱,说:“你看,这里不是单纯的发音,是歌手在讲一个故事——他站在海边,看着爱人的船远去,那种‘舍不得’,得从眼睛里‘流’出来,从嗓子眼里‘飘’出来。”学员试了一次,还是不对,他没着急,反而讲起自己当年唱洋葱时的糗事:“我第一次唱,现场导演喊停,说我‘太柔’,像个娘炮。我就问他,‘洋葱剥开的时候,哪一层不是软的?’后来我懂了,情感对了,声音就对了。”

一个“较真”到让学员“头疼”,一个“懂你”到让学员“掉泪”,说到底,他们都是在教一件事:音乐不是“炫技的工具”,是“人的倒影”。刘欢用四十年的经验告诉学员“什么是专业”,平安用十年的摸爬滚打告诉学员“什么是真诚”,而这,恰恰是当下乐坛最缺的“双面镜”——照见技术的短板,也照见内心的温度。

音乐之外:他们把“认真”活成了“习惯”

但你说,他们只是“会唱歌”吗?还真不是。

刘欢的“不务正业”,是做了三十年的公益。1996年,他去甘肃山区看到孩子们缺课本,连夜写了让我伴你到远方,发起“刘欢助学基金”,二十多年,资助了上万名学生。有人说:“刘老师,您那么忙,怎么还管这些?”他正给孩子削苹果,笑着说:“唱歌是职业,帮人是本能——就像你看到有人摔倒了,总不能站着吧?”

平安的“不务正业”,是把“公益演唱会”开到了田间地头。2014年,他第一次去贵州山区,孩子们问他:“叔叔,您唱的洋葱是真的吗?”他说:“你听过妈妈剥洋葱的声音吗?就是她一边哭一边剥,还笑着说‘不辣’的味道。”后来,他把孩子们写的诗谱成歌,唱给全国听。去年,有个受助的孩子考上了音乐学院,给他写信:“平安老师,我终于能唱出妈妈剥洋葱的声音了。”

他们从没说过“正能量”,却用最朴素的行动告诉世界:什么是“名人”?不是红毯上的光环,也不是屏幕前的风光,是你手里的光能不能照亮别人,心里的暖能不能传递出去。这种“认真”,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就像刘欢每次唱歌前必鞠躬,平安每次公益后必写“日记”,不是为了“作秀”,是因为他们早把“责任”刻进了骨子里。

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样的“不完美”实力派?

其实,刘欢和平安都不是“完美”的。刘欢曾被调侃“胖”,他说“能吃才能唱,有肚子才能装下音乐”;平安曾被说“不够帅”,他回“唱歌又不是选美,耳朵比眼睛重要”。他们不追求“人设”,只守住“作品”;不迎合“流量”,只尊重“听众”。

在这个“15秒就能爆红,3天就能过气”的时代,他们像两棵“老松树”,扎根在乐坛的土壤里,不急着往上窜,只拼命往下扎。因为他们知道,好的音乐,经得起时间的打磨;好的歌手,抵得住浮华的诱惑。

下一次,当你听到好汉歌跟着吼,或是洋葱跟着哭时,不妨想一想:这两个“大魔王”,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或许是答案很简单——他们让我们相信,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总有人愿意慢下来,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总有人愿意守住初心,用真诚换真心。

而这,或许就是华语乐坛最“奢侈”的东西,也是我们最需要的力量。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