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当“歌坛常青树”刘欢说“从头再来”,他究竟在经历什么?

打开酷狗音乐,刘欢的从头再来排在励志歌单榜首。这首歌的旋律太熟悉——“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总让人在跌倒时想起,在迷茫时哼唱。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背后藏着刘欢人生中最狼狈的三年,也是他真正“从头再来”的开始。

刘欢 从头再来

从“天王”到“老师”:他主动踩下急刹车

90年代的刘欢,是华语乐坛的神。央视春晚的千万次的问让他火遍大江南北,弯弯的月亮好汉歌一首首金曲成了一代人的BGM。那时的他,商演接到手软,一张出场费能抵普通工人十年工资,唱片销量碾压一众歌手,堪称“行走的人民币”。

刘欢 从头再来

可1999年,正当红得发紫时,刘欢突然做了一个让所有人不解的决定:拒绝一切商演,转身走进高校当老师。有人骂他“傻”,放着钱不赚跑去教书;有人劝他“别冲动”,乐坛更新换代快,一转身就错过黄金期。可刘欢只说:“唱了十年歌,嗓子快到极限了,我想停下来,看看自己到底会什么。”

那几年,他真的“消失”了。不拍封面、不上综艺,甚至很少接受采访。北外课堂上,他穿着朴素的衬衫,用蹩脚的英文给学生们讲西方音乐史,黑板上写满音符时,眼里的光比聚光灯下还亮。有学生回忆:“刘欢老师讲课会突然激动,拍着桌子说‘你们要懂音乐背后的文化,不只是唱会旋律’。”

当健康亮红灯:他用“重新定义”重启人生

命运总喜欢给人出难题。2006年,刘欢被诊断出“股骨头坏死”,医生说:“必须立刻停止高强度活动,否则可能坐轮椅。”这对一个靠嗓子吃饭、又爱在舞台上投入的他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怎么办?哭?抱怨?他都没有。躺在病床上,他把手机里的音乐铃声换成从头再来,每天对着镜子喊:“心若在梦就在,老子还能再来!”

手术后的康复期,他不能久站,就坐着编曲;不能熬夜,就早起写歌。以前他擅长高亢激昂的流行乐,现在开始琢磨民族音乐,把山西民歌的苍劲、江南小调的婉转揉进创作。2012年,他带着专辑新编·经典重返舞台,不再是当年那个在台上挥汗如雨的“摇滚大叔”,而是用更成熟的演绎,让青藏高原有了新的灵魂。

有人问他:“您现在唱这首歌,和年轻时有什么不同?”他笑着说:“年轻时是‘我要征服它’,现在是‘我和它对话’。”

63岁的“从头再来”:比励志歌更有力量的,是他活明白了

今年刘欢63岁,有人觉得他该“退休”了,他却带着经典咏流传继续发光。他带着小学生唱苔,让“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感动无数人;他和谷建芬老师合作,把唐诗宋词谱成流行歌,让00后开始爱上传统文化。

最近,他在采访中说:“人这一辈子,不是赢在起跑线,而是输在‘不想再来’。我63岁了,要是明天给我一首新歌,我照样能从头学起、从头唱。”

这话听着普通,却藏着最实在的人生哲学。他不是没有低谷——商演被骂“傻”、健康亮红灯、乐坛新人辈出;他也从未放弃——把“下坡路”走成“上山路”,把“被迫暂停”变成“主动重启”。

现在再听从头再来,突然明白:刘欢唱的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他自己的路。从北京胡同里的普通孩子,到乐坛天王,再到大学教授、文化传承者,他用一次次“从头再来”,告诉世界:真正的强大,不是站在顶峰不下来,而是摔下来时,敢拍拍土说“重新开始”。

或许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一首从头再来。不是因为你失败了,而是因为你值得,从头再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