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台城乡走出的刘欢,究竟是‘下一个’还是‘被遗忘的’?”

提起刘欢,乐坛第一个跳进脑海的,永远是那个唱好汉歌荡气回肠、唱弯弯的月亮温润如玉的“实力派标杆”。但你敢信吗?在河北邯郸冀南新区台城乡那个连导航都得多绕两圈的村子里,还藏着个“土生土长”的刘欢——不,人家不叫“歌坛天王”,街坊邻居都喊他“小欢子”。

老槐树下的“录音棚”:从砖窑到舞台的五百米

台城乡的日子,是慢的。清晨被村头老槐树上的鸟叫声拽醒,傍晚蹲在胡同口看大爷们下棋,炊烟裹着玉米面的香气漫过矮房,像一幅没褪色的老画。谁也没想到,这幅画里藏着个“音乐疯子”——刘欢。

冀南新区台城乡刘欢

他家的老宅子被改成了“半地下录音棚”:墙糊着隔音棉,地上堆着旧电脑和几支麦克风,最大件的“设备”是张掉了漆的红木桌子,刘欢爹当年打家具剩下的。“一开始我就寻思,这小子是不是中邪了,不好好出去打工,天天钻屋里‘啊呜啊呜’喊。”刘欢的婶子蹲在门槛上择菜,手里择着的韭菜还带着泥,“后来他放了个歌,我听着,哎?还像那么回事!就是调子跑得比台东头驴车还快。”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18年。县里办“乡村振兴文艺汇演”,村里干部硬把不愿意去的刘欢推上台。他记得清楚,那天穿的是借来的白衬衫,领子磨得发毛,对着台下几百个乡亲手心全是汗。“第一句词就忘词了,急得直跺脚,然后索性哼起自己写的歌,唱的啥?‘台城乡的土,埋过爷爷的爷爷/北坡的玉米,比我个头还高’。”唱到一半,台下的大娘大爷跟着拍手起哄,连村口放羊的老头都扯着嗓子喊:“小欢子!再唱高点!”

那天他拿了个“鼓励奖”,却被县文化局的局长拦住:“你小子有灵气,别在村里‘埋汰’了,去市里试试!”

从“小欢子”到“刘老师”:名利场外守住一个“真”

刘欢走的“路”,和大多数娱乐圈人不一样。他没有经纪人,不玩流量,连微博都是婶子帮着注册的,密码还是“123456”。“那玩意儿太麻烦了,刷刷朋友圈,看看老同学发的孩子照片,挺好。”他咧嘴笑,露出两颗小虎牙,和舞台上“天王”的距离,隔着太行山那么远。

他的“演出服”,是县里裁缝铺做的的确良衬衫;他的“粉丝团”,是台城乡中心小学的娃娃们,放学后围着他要听“刘老师写的歌”;就连他的“爆火”,都带着股乡土的“轴”——去年短视频平台上有个博主拍了他的“田间演唱会”,背景是收割完的麦田,他踩着泥唱歌,镜头一晃,连裤腿上的泥点子都没P。视频火了,有人找他签约,要求“换个洋气的艺名,往都市偶像路靠”,他挠挠头:“我爹妈给我起的名,凭啥改?再说,我唱的就是台城乡的月亮,换个地方,它还是那个味儿?”

现在的刘欢,偶尔会去市里的中学当“音乐老师”,教孩子们写自己家乡的歌。“有个丫头写了首俺家胡同口的老槐树,词糙理不糙,比那些‘爱情买卖’强多了。”他眼里闪着光,像发现了宝贝似的,“你们城里人总说‘诗和远方’,依我看,台城乡的炊烟、北坡的麦子,就是最实在的诗。”

刘欢们的“江湖”:不需要“下一个”,只需要“这一个”

有人问刘欢:“你后悔没像歌手刘欢那么‘火’吗?”

他正在给院里的月季浇水,水珠溅到裤脚上,他也没在意。“火是啥?是街坊邻居见了我能搭句话,是娃娃们唱我写的歌时眼里的光,这就够了。”他顿了顿,语气突然认真,“再说了,咱台城乡的刘欢,不比谁差,就是走的慢点,脚底下沾的土多点。”

是啊,娱乐圈从来不缺“下一个”,缺的是像台城乡刘欢这样的——守得住一方水土的烟火,耐得住一夜成名的冷板凳,把“梦想”种在田埂上,等它自己生根发芽。

下次如果你路过冀南新区台城乡,不妨去村头的老槐树下坐坐,没准能听见一阵带着麦香的歌声,唱着:“台城乡的土,埋着我的根/北坡的风,吹着我的心……”那时候你就会懂:有些光芒,不需要聚光灯,照样能照亮别人的路。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