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像这样的自己凭什么成为刘欢最戳心的“人生主题曲”?他唱的不过是每个普通人的日常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加班到深夜,走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耳机里突然传来一句“像这样的自己,走在繁华的街头,却感觉不到一丝暖意”,鼻子突然一酸——原来那些说不出口的疲惫、拧巴和自我怀疑,早被一个人用歌声轻轻接住了。

像这样的自己刘欢原唱

对很多人来说,刘欢的像这样的自己不是什么KTV热门点唱曲,也不是短视频平台的爆款BGM,却像个“情绪树洞”,在某个需要被理解的瞬间,悄悄从歌单里跳出来,拍拍你的肩说:“别担心,大家都这样。”这首歌为什么有这种魔力?因为它根本不是在“唱歌”,是在“讲故事”,讲我们每个普通人的故事。

不是“神曲”,是刘欢给普通人的“生活切片”

像这样的自己刘欢原唱

提到刘欢,你脑海里可能先跳出好汉歌的“大河向东流”,或是千万次的问的苍凉高亢——这些标签把他框在了“歌坛泰斗”的格子里,却让人忘了,他最擅长的其实是“把宏大的叙事拉回生活里”。

像这样的自己创作于2013年,词曲作者是音乐人崔迪。拿到小样时,刘欢没像处理其他作品那样琢磨技巧和气势,反而一针见血地说:“这首歌得‘卸下来’,像聊天一样唱。”后来听成品,果然没有华丽的转音,没有撕心裂肺的高腔,就是一把木吉他打底,钢琴轻轻跟着,声音里带点烟嗓的颗粒感,像冬天里握在手里的热茶,不烫,却能暖到心里。

像这样的自己刘欢原唱

“像这样的自己,想找个肩膀靠一靠,又怕依赖成了习惯”——这句词唱出了多少成年人的尴尬?想示弱又怕被看轻,想靠近又怕受伤害。刘欢唱这句时,语速故意放慢,尾音轻轻往下沉,像是在犹豫,又像是在自嘲。你听着听着,会忘了这是那个在春晚舞台上光芒四射的刘欢,只觉得是身边一个懂你的大哥,在轻声说:“没错,我也这样过。”

他唱的“自己”,藏着我们没敢说的拧巴

为什么刘欢能把“普通人的自我”唱得这么透彻?因为他自己就是个“拧巴”的普通人。

你不知道的是,刘欢当年从北大中文系毕业,本可以走“学术精英”的路,却一头扎进了音乐圈;别人都在追求“传唱度”时,他却跑去接音乐剧、唱民歌,甚至为了给女儿攒学费,拼命跑商演;红了之后,他从不炒作,反而公开说“我胖我不怕,我健康最重要”。这种“和主流拧着来”的清醒,让他对“真实的自己”有着刻进骨子里的理解。

有次采访,记者问他:“您觉得您最像像这样的自己里的哪句词?”他想了想笑说:“大概是‘像这样的自己,其实也没那么糟’吧。人啊,老想着成为别人眼里‘更好’的自己,却忘了现在的自己,已经拼了命了。”

难怪他唱“像这样的自己,偶尔也会想逃跑,却被责任牢牢抓牢”时,声音里没有抱怨,只有一种“无奈却认了”的坦然。这不是在“演”,是在“共情”——他把自己的拧巴、挣扎、和解,酿成了酒,端给每个在生活中打滚的人。

十年过去,为什么我们还在反复听它?

从2013年到今天,像这样的自己在音乐平台的评论量早就破百万。翻看那些留言,像在翻一本普通人的日记:“考研失败那年,每天循环这首,刘欢唱‘就算不完美,也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我哭了一整晚”“生完孩子胖了30斤,听着这首歌突然觉得,带着黑眼圈给孩子喂奶的我,也挺可爱的”“和爱人冷战一周,听到‘像这样的自己,也需要一个拥抱’,没忍住给他发了过去”。

这些故事里没有英雄史诗,只有柴米油盐的琐碎、跌跌撞撞的成长,可恰恰是这些“不完美”的日常,构成了最真实的人生。刘欢的高明之处,从来不是用技术征服听众,而是用真诚打动人心——他让你明白,所谓的“自己”,不必是教科书里的模范,不必是社交媒体上的“完美人设”,就是这样一个会累、会怕、会偶尔想逃,却又咬牙往前走的样子。

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像这样的自己凭什么能成为刘欢最戳心的“人生主题曲”?因为它从没试图成为“经典”,它只是做了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藏在心底的那个“真实的自己”。而刘欢,就像那个在镜子旁温柔提醒你的人:“看,这样的你,挺好的。”

下次再听这首歌时,或许你不需要分析旋律、编曲,只需要闭上眼睛,跟着那句“像这样的自己”,轻轻对自己说一声:“辛苦了,但你也很好啊。”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