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京剧名家的儿子为何成为歌坛“天王”?刘欢父母的舞台与他的歌路

提到刘欢,多数人会想到好汉歌里“大河向东流”的豪迈,或是弯弯的月亮中温情的嗓音。这位被称作“华语乐坛常青树”的歌者,用数十年的音乐作品陪伴了几代人成长。但你可知,这位站在流行音乐巅峰的歌手,父母竟是京剧舞台上响当当的名角?他从小浸染在锣鼓梆子声中,却最终没走上父母期待的京剧路——这背后,藏着怎样的家庭故事与艺术选择?

梨园世家的“双璧”:父亲是老生,母亲是旦角

刘欢的艺术基因,一半来自父亲刘锡辰,一半来自母亲赵肇英。

京剧演员刘欢父母

刘锡辰是天津京剧院的知名老生演员,师从京剧“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扮相英武,唱腔苍劲有力。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天津舞台,他演出的四郎探母空城计定军山等剧目,几乎场场爆满。据老戏迷回忆,刘锡辰的嗓子“带着金属般的亮音”,一个‘叫板’能激起满堂彩。作为天津京剧团的台柱子,他不仅台上功夫扎实,台下更是严谨到近乎“苛刻”——排戏时一个眼神、一个指法不到位,能对着徒弟练到深夜。

母亲赵肇英则是天津京剧院的当家旦角,专攻梅派青衣,扮相端庄,水袖功夫堪称一绝。她的霸王别姬贵妃醉酒里,虞姬的悲怆、杨玉环的娇媚被演绎得入木三分。圈内人常说,赵肇英的“凤冠戏”是“真真正正的‘活玉簪’”,头上珠翠随身段颤动,仿佛能听见珠玉相碰的脆响。台上她是耀眼的名角,台下却是个温和细致的人——即使在生活最困难的年代,她也常把团里的年轻演员叫到家里,亲自缝戏服、梳大头。

一个唱老生的“硬角”,一个演青衣的“柔角”,在京剧舞台上本是“红花绿叶”的搭档,生活中却因艺术结缘,成了舞台上真正的“夫妻档”。婚后,两人常在武家坡坐宫中对戏,一个扮薛平贵一个扮王宝钏,一个扮杨四郎一个扮铁镜公主,台下是夫妻,台上是戏中人,成了当时梨园界的一段佳话。

锣鼓声里的童年:刘欢是“戏痴”,还是“叛徒”?

1953年出生的刘欢,自记事起就泡在剧团的后台。那时天津京剧团在人民剧团的宿舍,家属院的孩子们凑在一起玩“过家家”,刘欢总能分清“龙套”和“主角”:穿黑衣的叫“上手”,穿红衣的叫“下手”,而提着青龙刀、翻着跟头的一定是“武生”。

父亲刘锡辰不常教他戏,但练功的身影刘欢天天见。天不亮,父亲就去院子里喊嗓子,“咿——呀——”的长音能穿透薄雾;练完腿功回来,膝盖淤青是常事,母亲总一边给他揉药膏一边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苦,得吃。”母亲赵肇英更希望刘欢能继承自己的“青衣”行当,常把他扮成“小杨贵妃”,逗得院子里阿姨们直笑:“瞧这孩子,眉眼多像妈妈,以后准是个好花旦。”

可刘欢对京剧的“爱”,似乎带着点“叛逆”。他爱看父亲演老生,却对老生的“髯口功”不感兴趣,反而偷偷学武生的“翻跟头”;他听母亲哼青衣唱段,却觉得旋律太慢,更喜欢跟着收音机里的歌曲晃脑袋。10岁那年,父亲教他唱定军山里的“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刘欢唱着唱竟改成了流行腔调,父亲愣了半晌,突然一拍大腿:“这孩子,心不在这台上啊。”

真正的转折点在15岁。刘欢偶然在朋友家听到一张黑胶唱片,是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的Blowin' in the Wind”。那些带着棱角的歌词、自由的旋律,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的新世界。他开始偷偷攒零花钱买磁带,学弹吉他,甚至把京剧的“西皮流水”节奏,套进了自己写的歌里——这举动气得父亲摔了茶杯:“戏是根,是祖宗!你倒好,要把根丢了!”

从京剧舞台到流行歌坛:父母的“遗憾”与“骄傲”

尽管父母希望刘欢继承衣钵,但没人拦他。母亲赵肇英常对人说:“孩子喜欢什么,就让他去闯吧,只要有本事,干啥都体面。”父亲嘴上不说,却在刘欢第一次登台唱歌时,偷偷坐在观众席最后一排——那是刘欢在天津知青艺术团演出的日子,他唱了自己写的喂鸡,台下的掌声热烈,回家时父亲只说了句:“唱戏讲究‘字正腔圆’,唱歌也一样,别飘。”

京剧的底子,终究成了刘欢音乐路上的“压舱石”。他后来在采访中多次说:“小时候听多了父母的锣鼓点,节奏感是天生的。京剧的‘气口’、咬字的‘喷口’,让我在唱歌时更懂得控制气息。”比如他唱弯弯的月亮时,那句“脸上满满都是泪”的“满”字,就用了青衣唱腔里的“鼻腔共鸣”,声音沉而不闷;而好汉歌的高音区,则借鉴了老生“嘎调”的发力方式,撕心裂肺却又稳得住根。

成名后的刘欢,从未忘记父母的舞台。1998年,他在春晚上唱相约一九九八,特意穿着父亲那件洗得发白的暗色长衫上台;2019年,母亲赵肇英去世,他在追悼会上唱了京剧霸王别姬里的南梆子“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唱到一半声音哽咽——“这是我妈妈教过的戏,她告诉我,演戏要演到人心里去。”

如今再回头看,刘欢的人生轨迹,像一出没有写本的“对台戏”:父母用一生守着京剧的方寸舞台,他却把歌声唱遍大江南北;可骨血里的艺术基因,又让他的流行音乐里,永远回荡着锣鼓与水袖的影子。或许正如母亲所说:“根没丢,只是换了个地方开花。”当“歌坛天王”的身份遇上“京剧名角”的父母,这家人留给娱乐圈的,从来不是“谁更成功”的答案,而是关于传承与选择的永恒思考——艺术的路千万条,只要真心热爱,哪条都能通向自己的舞台。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