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你敢信?那个唱出“我和我最后的倔强”的男人,刘欢,第一次站上万人大台时,竟紧张到把“滚滚长江东逝水”唱成了“滚滚长江水东流”?

在大多数人眼里,刘欢是“音乐活化石”是“殿堂级歌手”,是好声音里转椅一圈就定下学员的“刘导师”。但你不知道的是,这个如今沉稳如山的老爷子,年轻时也把“第一次”搞得一团糟,而正是那些狼狈的第一次,让他唱出了后来的人生回响。

人生第一次刘欢感悟

第一次登台:煤油灯下的“翻车”,让他懂了“真实”比完美重要

1981年,19岁的刘欢还在北京国际政治学院念书,一场全校文艺汇演,让他迎来了人生第一次“正式登台”。节目单上写着“男声独唱——滚滚长江东逝水,作曲:王立平,演唱:刘欢”。可他哪知道,这首歌后来会成为他的“标签”,当时连调都没完全记熟。

人生第一次刘欢感悟

那天晚上,学校礼堂的煤油灯忽明忽暗,台下坐着上千个师生,还有他暗恋的姑娘。他攥着皱巴巴的歌词稿,手心全是汗。前奏响起,他一开口就跑了调——不是高了,是低了。第二句,他把“白发渔樵”唱成了“白发渔翁”。唱到“惯看秋月春风”时,他脑子里一片空白,忘了歌词,只能含糊地“嗯”了两声。

台下先是一阵安静,接着有人低声笑了。他站在台上,脸红得像猴屁股,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鞠了个躬,逃也似的跑下台。躲在后台的阴影里,他听见主持人说:“下面一个节目,诗朗诵……”

那天晚上,他没吃晚饭,在操场一圈圈走。天上的星星亮晶晶的,他想:“完了,我这辈子可能都唱不了歌了。”可第二天,班长拍着他的肩膀说:“刘欢,你虽然忘词了,但那声‘嗯’特别有味道,像在讲自己的故事。”

这句话像颗种子,在他心里发了芽。后来他才知道,音乐从来不是“不出错”,而是“真”。就像他后来在采访里说的:“第一次翻车让我明白,观众要的不是完美的机器,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会紧张,会出错,但心里有歌。”

第一次“当众认输”:大学合唱赛的失利,让他懂了“输”比“赢”更值钱

1983年,刘欢已经成了学校小有名气的“歌王”,不光自己唱,还总带着同学搞合唱。那年的北京市大学生合唱比赛,他们排了一首黄河怨,刘欢是领唱,也是总指挥。他觉得自己稳赢——歌词倒背如流,手势也练了上百遍。

可比赛那天,他一紧张,把“今晚山一定来,河一定来”的手势打反了。后面同学跟着他手势走,整个合唱的节奏全乱了。台下评委皱眉,观众窃窃私语。他们拿了三等奖,倒数第二名。

那天晚上,他们躲在排练室哭,有人怪刘欢:“你怎么能把手势打反?”刘欢没说话,低着头把手谱撕了。可指导老师却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知道你错在哪吗?你太想赢了,忘了我们是在唱黄河怨,不是在比谁的手势准。黄河是委屈的,是愤怒的,你该把那种情绪唱出来,而不是端着‘领唱’的架子。”

老师的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他。后来他常说:“年轻时怕输,怕丢脸,后来才发现,输教会的事,比赢多得多。就像第一次合唱赛失利,让我懂了,真正的音乐不是‘我多厉害’,是‘这首歌多厉害’,是听众能从歌里听出自己的心情。”

第一次成为父亲:错过女儿出生的瞬间,让他懂了“责任”不是口号

1990年,刘欢的女儿出生了。那时候,他正火得一塌糊涂,少年壮志不言愁火遍大江南北,广告邀约不断。为了事业,他接了很多演出,经常全国跑。

女儿出生那天,他正在外地演出。妻子生产时给他打电话,电话里传来她的哭腔:“刘欢,你别出差了,我害怕……”可他犹豫了——那个演出是承诺好的,几十号人等着他。他硬着心肠说:“老婆,我明天就回,你别怕。”

挂了电话,他站在后台的走廊里,看着窗外的月亮,眼泪“唰”地流了下来。那是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没用”。后来女儿满月,他抱着小小的她,闻着她身上的奶香味,突然懂了:“以前以为‘责任’是赚多少钱,是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现在才明白,责任是‘陪着你’,是‘在你需要的时候,我就在’。”

从那以后,他推掉了所有不必要的演出,哪怕再火,也要赶回家陪女儿吃饭。他说:“女儿第一次叫我爸爸,我记了十几年;我第一次抱她,她哭了两声,我记了十几年。这些第一次,比任何奖项都重。”

第一次“跨界破圈”:当“刘导师”转身,让他懂了“分享”比“展示”更重要

2013年,刘欢第一次参加中国好声音,坐在导师椅上,转椅一转,就定下了学员李琦。那时候很多人质疑:“老艺术家来综艺干嘛?是不是来‘端着’的?”

可第一期播出后,没人再质疑了。别人选学员是看技巧,他选的是“声音里的光”。有个学员唱得一般,但说起自己卖海鲜的经历,眼睛发亮。刘欢没转椅子,却说:“你的声音里有海的味道,我喜欢。”还有个学员紧张到说不出话,刘欢递给她一瓶水,说:“别急,慢慢来,我们在听。”

后来他在采访里说:“第一次当导师,我特想证明,音乐不只是‘比’,是‘传’。我走过的弯路,知道的道理,想告诉年轻人。就像当年有人告诉我‘别怕翻车’,现在我也想说给你们听。”

写在最后:那些“第一次”,比成功更珍贵

如今的刘欢,依然在舞台上唱歌,依然在节目里分享心得。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大师级”人物,人生里那么多“第一次”,都带着点“狼狈”。

第一次登台忘词,第一次合唱赛失利,第一次错过女儿出生,第一次当导师“偏心”……这些不完美的第一次,却拼出了最真实的他。

其实啊,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哪有一帆风顺的人生?那些让你哭鼻子、让你脸红、让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第一次,才是后来让你站稳脚跟的“基石”。

所以别怕“第一次”了——第一次上台紧张就紧张,第一次犯错就道歉,第一次失败就重来。就像刘欢说的:“人生没有白走的第一次,每一步都算数,都在教你成为更厉害的,更温柔的,更真实的自己。”

你看,那个第一次唱错歌词的少年,后来唱出了多少人的故事?而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第一次等着你去“翻车”,去“感悟”,去“闪闪发光”。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