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当三胞胎军人唱响刘欢的好汉歌,台下掌声里藏着多少人的青春回忆?

军营的夜风总是带着点泥土味,裹着白日训练的热气还没散尽,连队礼堂的聚光灯却已经亮得晃眼。台上站着的三个小伙子,身高几乎一般高,寸头、黑皮肤,迷彩服上的扣子系得一丝不苟,连胸前名字牌的字体都像是打印出来的一样齐整——这是李家的三胞胎兄弟,大李、二李、小李,刚入伍满三年,是部队里有名的“三人组”。

“下面有请三班李氏兄弟,为大家带来一首好汉歌!”主持人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一片起哄的口哨声。战士们都熟,这仨小子平日里训练抱团,吃饭坐一桌,连走正步的步幅都差不了两厘米,不少人打赌:“他们仨唱歌,肯定跟合唱团似的,一个调调!”

前奏响起来的时候,有人小声跟着哼:“大河向东流哇……”熟悉到掉渣的旋律,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时光的门。李家兄弟谁也没说话,大李往前一步,手掌握住麦克风,声音不像刘欢老师那般粗犷豪迈,却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清亮:“大河向东流哇——”二李紧跟着接下一句,声音比兄长沉了些,像山涧里的回声;小李站在最边上,眼睛亮得像星星,尾音拖得长长的,带着点俏皮。

三胞胎军人唱刘欢的歌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三人声音叠在一起,居然严丝合缝,没有一丝跑调。台下的战士们 Initially 还有点拘谨,跟着小声哼,唱到“路见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时候,突然就集体绷不住了,有人拍着大腿笑,有人扯着嗓子吼,连平时最严肃的连长都跟着打起了拍子,手在桌子上敲得“啪啪”响。

“这哪儿是唱好汉歌啊?这是把咱们当兵的日常给唱进去了!”一个刚下连的新兵抹了把汗,眼眶有点红。他记得刚来部队时,第一次五公里越野,跑得差点吐,是大李哥背着他跑完最后一圈,喘着粗气说:“兄弟,扛住!好汉都是从这儿熬出来的!”

李家兄弟是农村娃,打小就跟着爹娘在田里干活。十八岁那年,仨小子一块儿拿了大学录取通知书,爹却蹲在门槛上抽了一夜旱烟:“家里穷,供不起三个大学生。你们仨,商量商量,谁去当兵,另两个去读书。”最后是哥仨一块儿把录取通知书塞进了灶膛,第二天跟着征兵的车走了,连行李都是同一款人造革皮箱,里面除了几件衣服,就一本翻旧的刘欢经典歌曲选。

“小时候家里没电视,就村口小卖部有台旧收音机,天天放刘欢老师的歌。”大李后来接受采访时说,好汉歌是爹的最爱,每次干完活,蹲在地埂上抽烟,就咂摸着唱一句“该出手时就出手”;从头再来是娘的口头禅,那年发大水,家里的房子冲垮了,娘一边捡烂砖头,一边哼“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军营的日子苦,训练场上摸爬滚打,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是常事。但哥仨有个习惯,晚上熄灯前,坐在床上小声唱一会儿刘欢的歌。“唱少年壮志不言愁,就觉得当兵扛枪,值了!”二李说,“唱千万里千万里,就想起家里的爹娘,想起村口那条河。”小李最调皮,总爱把弯弯的月亮改编成“弯弯的枪管,我的心儿多向往”,逗得战友们哈哈大笑,训练的累也好像轻了不少。

这段唱好汉歌的视频,不知道被谁传到了网上。一夜之间,点赞破了百万,评论区炸了锅。“听哭了!这是我爹最爱唱的歌,他说当兵就要当刘欢唱的好汉!”“三个小伙子真帅!声音叠在一起,比原唱还有劲儿!”“军营版好汉歌,听着就是热血!这才是中国男人的样子!”

刘欢老师后来看到了这段视频,在采访里笑着说:“这三个小伙子唱得真好,有股子劲儿!我写的歌,能被军人喜欢,能给大家力量,比拿任何奖都让我高兴。”

如今,李家兄弟已经退伍,在老家县城开了家小餐馆,菜单上特意有一道菜,叫“好汉套餐”,里面有炖得烂乎的牛肉,大碗的面条,旁边配着一台旧收音机,每天都放着刘欢的歌。有食客问:“为啥叫这名?”哥仨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因为咱们是从军营里出来的好汉啊!”

大河向东流,那些藏在歌声里的青春、热血、乡愁和坚守,也跟着流向了更远的地方。你听,风里又传来了“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旋律,那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最朴素也最滚烫的好汉歌。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