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希望”实践记录
今天想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瞎折腾的一件事儿,跟“小希望”这个名字沾点边,但又不是网上说的那些大事儿。主要是分享下我自个儿的一段经历,挺粗糙的,大家随便听听。
事情得从几个月前说起。那时候刷手机,老能看到各种关于“希望”的新闻,什么希望小学,什么困难家庭小孩儿需要帮助之类的。看得多了,心里就有点痒痒,老琢磨着自个儿是不是也能干点哪怕就一丁点儿的小事。
没啥大本事,也没多少闲钱。想来想去,觉得那些捐款捐物的大事我掺和不了,但或许可以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地方入手。刚好那阵子家里收拾东西,翻出来一堆我儿子小时候看过的绘本、故事书,都还挺新的,扔了怪可惜的。我就琢磨,能不能把这些书,还有小区里其他人家不用的旧书,给收集起来,送到那些缺书看的孩子们手里? 这念头一出来,就有点停不下来了。
说干就干。我先是把我家的书整理了一遍,挑出那些品相还不错的,大概有个二三十本。然后我就开始行动了:
音乐520网站提供热门歌手/热门乐队/经典歌曲合集大全打包下载,点我立即前往》》》经典歌曲合集下载专区
- 第一步,我在小区业主群里发了个消息,说了我的想法,问问谁家有不用的、适合小孩看的旧书,可以放我这儿,我统一处理。
- 第二步,我还打印了几张简单的“倡议书”,贴在了小区公告栏,写清楚了收书的时间和地点(就是我家门口)。
- 第三步,就是等着大家响应了。一开始心里挺没底的,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理我。
没想到,还真有不少邻居挺支持的。陆陆续续有人把书送过来,有绘本,有童话,还有一些带拼音的读物。那几天,我家门口那个角落就堆起了一个小小的“书山”。我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多了多少书,然后把它们搬回家里。
接下来就是整理和筛选了。 这活儿比我想象的要麻烦点。有些书确实不错,保存得很但也有些书,有点破旧了,或者缺页,还有的是一些练习册、教材之类的,不太适合送人。我就得一本本翻,把合适的挑出来,不太行的就另外处理掉。这个过程花了我好几个晚上,腰都快累断了。
书收得差不多了,大概有个一百多本,满满装了两大箱子。新的问题又来了:这些书往哪儿送? 我一开始想得挺简单,找个山区小学直接寄过去不就完了?结果上网一查,发现没那么容易。很多学校不直接收个人的零散捐赠,怕麻烦,也怕东西不合适。联系了几个公益组织,有的回复慢,有的要求又挺多,得填表、审核啥的。
折腾了一阵子,有点灰心。感觉这“小希望”实现起来,比想象中波折多了。后来还是一个朋友帮了忙,他认识一个在偏远地区支教的老师,刚好他们那边学校图书角缺书。这下总算找到接收的地方了。
一步,就是打包寄送。找快递,填单子,把那两大箱沉甸甸的书给寄走了。运费还不便宜,自个儿掏的腰包。寄出去的那一刻,心里说不上是激动还是就是觉得,总算是把这件事给弄完了。
后来那位支教老师收到书后,给我发了几张照片,孩子们围着那些书看,笑得挺开心的。那一瞬间,之前那些麻烦、劳累好像都值了。虽然我知道,我这点儿努力,可能改变不了什么大的东西,也就是给那些孩子多了几本书看而已。但对我自己来说,这算是一次挺实在的实践。从一个想法开始,动手去做,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看到一点点成果。
这就是我的“小希望”实践过程。没啥惊天动地的,就是普通人做点普通事儿。生活里头,可能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抱着一点小小的希望,然后去动手试试看。成不成,能做多少,有时候也控制不了,但做了总比不做对?起码,我心里踏实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