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千万里追寻刘欢的人,到底在追寻什么?

说真的,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深夜开车,电台突然切到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嗓子瞬间跟着发紧;或者收拾旧东西,翻出老磁带,里面弯弯的月亮的前奏一起,仿佛瞬间被拽回90年代的夏夜,凉风习习,蝉鸣混着收音机的沙沙声。而这一切的背后,几乎都绕不开一个名字——刘欢。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刘欢

从北京电影学院的小楼唱到工体万人舞台,从少年壮志不言愁的热血到千万里追寻的深情,刘欢的歌就像时光的刻度,刻在几代人的记忆里。但奇怪的是,比起那些热搜常客、流量明星,刘欢好像很少刻意“营业”,可每次出现,总有人跟风:“刘欢老师又出歌了?”“刘欢上节目了,快看!”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追随的,到底是他的歌,还是藏在歌里的人?

追寻的,是穿越时光的“真”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刘欢

“千山万水,变幻不定的你,千万里我追寻着你。”这句词,像极了对刘欢音乐的注解。他的歌,从来不是“快餐式”的消遣,反而是能陪你走过漫长岁月的“老伙计”。

1987年,电视剧便衣警察播到一半,主题曲少年壮志不言愁突然火了。那时刘欢还不到30岁,带着点青涩的少年气,却用胸腔里滚出的声音,唱出了那代人的热血与迷茫。“几度风雨走,几度春秋冬,少年壮志不言愁,东南西北中,好汉四海交朋友”——没有华丽的编曲,没有刻意的炫技,就是那种像老酒一样醇厚的嗓音,像大哥在你耳边拍着肩膀说话。后来有采访问他,这首歌怎么唱得那么有力量?他说:“我演过便衣警察,知道他们那种又苦又憋屈,但心里有股劲儿的劲儿。”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刘欢

再到1998年水浒传的好汉歌,明明是首豪迈的歌,他偏唱出了市井烟火气。“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嘿咻嘿咻参北斗”,用京剧的念白打底,带着点油滑,带着点得意,却让人一听就觉得:“对,这就是梁山好汉,打不死也说不穷!”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选“美声唱法”来体现“大气”,他说:“老百姓听歌,得听得懂、记得住,不然唱给谁听?”

后来啊,我们听弯弯的月亮里的思念,从头再来里的坚韧,听我是歌手里他光着脚、顶着乱糟糟的头发,把千万次问唱得泣不成声……他的歌里,从没有“为了押韵而押韵”的词,也没有“为了技巧而技巧”的调。就像他常说的:“唱歌不是比谁嗓子高,是比谁能把人心唱透。”这样的“真”,在如今这个连滤镜都能“一键美颜”的娱乐圈,不就是我们最想追寻的吗?

追寻的,是“不务正业”里的“务”

很多人觉得,刘欢是个“圈外人”——毕竟,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北大的讲台上,穿着格子衬衫,抱着吉他跟学生聊“布鲁斯的历史”;或者抱着电脑,对着乐谱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音乐”;甚至连上综艺,都是抱着保温杯,慢悠悠地讲“音乐版权的重要性”,全然不顾隔壁导师抢着镜头的热闹。

但你细想,这哪是“不务正业”?这分明是把“音乐”这件事,做成了真正的事业啊!

早些年,国内音乐版权乱得跟“菜市场”似的,随便一首歌都能被拿来商用,原创者一分钱拿不到。刘急了,跑前跑后牵头搞“音著协”,开会时跟人拍桌子:“你们把音乐当什么?当不要钱的玩具吗?那是创作者的心血!”后来他做中国好声音,坚持让学员唱“好歌”,而不是“神曲”,有选手抱怨“老师,这歌不炸”,他瞪眼:“炸?炸出来的东西能听吗?音乐是走心的,不是走胃的!”

更绝的是,他把舞台“让”给了年轻人。2004年,他推掉所有商演,带着一帮学生搞“校园民歌大赛”,有人说:“刘老师,您多接点活儿,多赚点钱多好。”他摆摆手:“钱够花就行,年轻人更需要机会。”后来他的学生,有的成了知名音乐人,有的坚持做民歌传承,每次提起刘老师,都说:“他教我们唱歌,更教我们做人,先学做人,再学唱歌。”

对啊,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多少人把“明星”当“职业”,把“粉丝”当“提款机”,刘欢却像个“守夜人”,守着音乐的根,守着做人的本。这种“务正业”的执拗,不就是我们心里最缺的“定力”吗?

追寻的,是“不完美”里的“圆满”

说实话,刘欢可不是“完美偶像”。他上综艺时,会因为太投入手舞足蹈,像极了广场舞大爷;他讲课时,会突然忘词,挠着头嘿嘿笑,像个腼腆的大男孩;甚至他发胖、脱发,从来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有次采访,记者问他“身材管理”,他直言:“我老婆说我胖点好,显得亲切,像你们街坊四邻。”

你看,他从不伪装“完美”,反而把“真实”摊开给你看。这种“不完美”,反而让人觉得格外“圆满”——他不是高高在上的“歌神”,而是会笑、会累、会较真、会犯错的“普通人”,只是这个“普通人”,把“音乐”这件事,做成了传奇。

就像他在千万里追寻里唱的:“你 sale 君影独怜芳草色,年年新绿满江归。”这哪是在唱远方,分明是在告诉我们:真正的追寻,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藏在岁月里的真诚、坚守与热爱。

所以啊,我们追寻刘欢,到底在追寻什么?或许是在追寻那些被我们遗忘的“初心”——对专业的敬畏,对真实的坦诚,对热爱的坚持。也可能,我们追寻的,从来不是刘欢这个人,而是他歌声里,那个曾经年轻、热血、相信“好歌能传千里”的自己。

下次再听到刘欢的歌,不妨停下来听一听,你会发现:千万里追寻的,原来一直都在心里。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