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刘欢突然退出好声音,真的是“不合时宜”?那些我们没说透的真相

2012年夏天,中国好声音横空出世,把“导师转身”做成了综艺史上的经典画面。转身后四位导师——那英的直爽、庾澄庆的跳脱、杨坤的“32场演唱会”,还有刘欢的沉稳厚重,几乎成了无数观众心中的“黄金配置”。尤其是刘欢,坐上导师席时永远一件简单的衬衫或T恤,话不多,但开口点评就是“教科书级”的专业:“这个转音处理得很自然,像是唱歌的人自己长出来的”“情感对了,技巧才能锦上添花”。

可谁也没想到,十年光景转瞬即逝,2019年第四季中国好声音录制到一半,刘欢突然宣布退出。消息传开,评论区炸了锅:“为什么啊?刘欢老师不是每季都录到最后的吗?”“是不是节目组太套路,连刘欢老师都受不了了?”“以后看好声音,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十年“好声音”导师,中途突然抽身,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真的是坊间传言的“与节目理念不合”,还是另有我们不知道的深层原因?

刘欢退出好声音

从“音乐皇帝”到“好声音”定海神针:刘欢来,到底为了什么?

很多人可能忘了,刘欢刚接好声音邀约时,其实是犹豫的。当时的他,早就是华语乐坛的“活化石”——好汉歌弯弯的月亮千万次的问,哪首不是刻在几代人DNA里的旋律?演唱会开遍全球,大学里教音乐,偶尔给影视剧写写主题曲,日子过得挺自在。

为什么答应?后来他在一次采访里透了个底:“我听说这个节目是‘真声音’,不搞假唱,不看流量,就听唱歌。我想看看,现在的年轻人,到底能把歌唱成什么样。”

带着这份期待,他坐上了第三季(2014年)的导师席。一开始,观众还有些不适应:这位一向不苟言笑的“音乐皇帝”,会不会太严肃了?结果几期下来,大家发现“刘欢式点评”别有味道:

学员唱英文歌,他会掰开揉碎了讲“元音怎么咬字才更顺”;有学员飙高音技巧炫技,他没批评,反而问:“你唱这段时,自己心里信吗?感情要真,技巧才能立住。”最经典的一次,学员李琦夺冠后,刘欢没说太多客套话,只拍着他的肩膀说:“记住,你是个歌手,不是个‘歌手’,永远别忘了唱歌的本质。”

那季节目,刘欢带的战队拿了冠军,但他更在意的,是那些“不被看好的声音”:有唱民谣的酒吧驻唱,有唱摇滚的地下乐队,还有连谱子都看不懂的“素人”。他说:“好声音像个舞台,不是只给那些‘完美声音’的,给所有认真唱歌的人,都该有光。”

后来他连续做到第四季,成了节目“最稳的定海神针”。有人说他“不抢镜”,可学员私下说:“有刘欢老师在,我们就觉得踏实——他知道怎么把我们的优点放大,怎么避开音乐里的坑。”

突然退出:导火索是“转椅”,还是“初心”变了?

2019年第四季录制到一半,网上突然传“刘欢因身体原因退出”,节目组没正面回应,直到刘欢自己发声明:“因档期调整及个人原因,无法继续参与后续录制,深表遗憾。”

可细心的观众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那季节目最大的变化,是“新赛制”——加入了“导师battle抢人”“学员逆风翻盘”等刺激环节,甚至还有“拍转椅让导师转身”的设置。有期节目,一个学员唱得平平无奇,因为镜头给到导师们的“表情包”和“激烈争论”,反而成了热搜。

刘欢在后续采访中没直接批评节目,但话里有话:“综艺有综艺的规则,但我做导师,最终还是想听歌。如果节目越来越注重‘看’,而不是‘听’,那可能就不是我想要的舞台了。”

更关键的是,那时的好声音早已不是2012年的那个“素人逆袭”节目了。早年间,学员多是酒吧歌手、在校学生,靠一把嗓子就能打动全国观众;到了后来,越来越多“网红脸”“流量咖”通过综艺包装进来,甚至有选手赛前就炒作“撕导师”“抢学员”的戏码。

有圈内人后来聊起:“刘欢老师私下说过,他最怕看到学员把好声音当成‘跳板’,唱两首歌就急着接戏、上综艺。音乐这条路,没那么容易走,可现在好像谁都能来‘蹭热度’。”

当然,身体原因也不可忽视。2018年,刘欢就因身体发福、需要减肥减重,暂停了部分工作。那段时间他录节目常常累得直不起腰,有工作人员说:“刘欢老师每期录到半夜,腰疼得站不直,但从来没说过停。直到有一次录到凌晨三点,他实在撑不住,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必须休息’。”

所以,刘欢的退出,更像是一次“多方妥协”的结果:既是对自己身体的负责,也是对节目“变了味儿”的无奈,更是对“音乐初心”的最后守护。

一个时代落幕:我们失去的,不止一位好导师

刘欢退出后,好声音的导师阵容换了一茬又一茬:从李荣浩、谢霆峰到廖昌永、李健,热度似乎没减,但观众的口碑却一路下滑。有人说“现在的好声音太吵了”,有人说“导师们忙着抢镜,没人听歌了”。

其实,我们失去的,不只是一个“会点评的好导师”,更是一个“敢说真话的音乐人”。在综艺越来越“娱乐至死”的时代,刘欢像个“异类”——他不玩梗,不炒作,永远把“音乐质量”放在第一位。有学员唱得不行,他会直言“这段气息不稳,回去练半年再来”;有学员过度炫技,他会提醒“技巧是为音乐服务的,别本末倒置”。

这样的“较真”,现在太少了。

更让人唏嘘的是,刘欢退出后,再也没见过他上音乐类综艺。有人问他“会不会想念导师席”,他笑着说:“不想念。坐在那里,能听到的歌有限;现在我更愿意去livehouse,听听年轻乐队在现场怎么玩音乐。”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音乐皇帝”该有的姿态:不囿于聚光灯下的“导师光环”,永远在音乐的路上,做那个“永远的学生”。

十年好声音,从“听歌”到“看戏”,刘欢的退出,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综艺圈的浮躁,也照出了我们对“好声音”最初的怀念——那个靠一把嗓子就能打动人心的夏天,那个把“音乐”放在第一位的舞台,真的回不去了吗?

或许,我们该问的不是“刘欢为什么退出”,而是:当综艺越来越会“演”,我们还能不能,好好听一首歌?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还记得当年好声音的导师席上,那个总穿格子衫、笑起来眼角带褶的刘欢,和综艺里跳着“本草纲目”的邓超,明明一个站在音乐巅峰,一个活跃在影视综艺,却总有人把他们凑到一起讨论:“刘欢的‘稳’和邓超的‘疯’,怎么就都成了娱乐圈的‘顶流’活法?”

还记得当年好声音的导师席上,那个总穿格子衫、笑起来眼角带褶的刘欢,和综艺里跳着“本草纲目”的邓超,明明一个站在音乐巅峰,一个活跃在影视综艺,却总有人把他们凑到一起讨论:“刘欢的‘稳’和邓超的‘疯’,怎么就都成了娱乐圈的‘顶流’活法?”

要说刘欢和邓超,八竿子打不着又莫名登对——一个唱了三十多年千万次的问,嗓音依旧是华语乐坛的“定海神针”;一个在奔跑吧里“疯”了十季,...

热门歌手 2025-10-03 09:47:46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