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除了好汉歌的豪迈,刘欢手里的钢琴藏着多少温柔与坚持?

你有没有想过,舞台上总是戴着标志性的帽子、歌声浑厚如陈年佳酿的刘欢,私下里面对一架钢琴时,会是什么模样?是像指挥家那样严谨,还是像老友般随意?去年某次音乐访谈的片段里,他轻抚着钢琴盖,突然笑着说:"这琴跟着我快三十年了,比很多朋友都熟。"一句话,好像突然打开了时光的盒子,那些关于钢琴与他的故事,一件件浮了上来。

从"瞎摸"的旧琴,到音乐里的"翻译官"

刘欢和钢琴的缘分,远比很多歌迷想象得要早。他曾在采访里提过,小时候家里有台旧钢琴,是父亲托人从国外带回来的,"那时候琴键都有些松了,高音区总跑调,但只要我一碰,整个屋子好像都会活起来。"没有专业的启蒙老师,他就自己对着琴谱瞎摸索,凭着感觉弹出心里的旋律。"那时候不懂什么是和弦,就觉得几个音?在一起,好听就对了。"这让他早早明白,音乐从来不是技巧的堆砌,是"心里有话,想说出来"。

刘欢谈钢琴

真正让钢琴成为他创作"左膀右臂"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写歌的日子。那时候他还是大学老师,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就泡在琴房里。他写过一首叫弯弯的月亮,后来火遍全国,旋律的灵感就诞生在某个深夜:"那天窗外月色特别亮,我坐在钢琴前,手指无意识地按下去,那个前奏的音阶就自己跳出来了。"在他看来,钢琴就像个"翻译官",能把心里那些说不清的情绪,变成具体的音符。"你想高兴,它会给你跳跃的琶音;你想难过,它会给你低沉的和弦。它比人更懂怎么'说话'。"

钢琴替他说了没说出口的话

有次他在节目里提到,女儿出生那天,他守在医院外,什么都没做,就是坐在钢琴前,即兴弹了一段旋律。"没想写歌,就只是心里有点乱,有点高兴,不知道怎么表达,钢琴就替我说了。"后来他把这段旋律收进了某首给女儿的歌里,虽然没发行,但对他来说,那是钢琴最"懂"他的一次。

还有一次录制我是歌手,因为改编老歌压力大,他半夜在琴房弹了很久。"弹着弹着突然哭了,不是难过了,就是觉得这琴什么都知道。你所有的委屈、紧张、开心,它都能接住。"他常说,自己和钢琴的关系,有点像"老夫老妻"——不需要天天粘在一起,但你知道它一直在那里,等你需要的时候,就会给你力量。

教学生:别光练技巧,先问问琴想说什么

作为北京音乐学院的教授,刘欢对学生练琴的要求很特别:"别光练技巧,你得先问问这琴想跟你说啥。"他常举自己的例子,当年为了唱好千万次的问,他在钢琴前反复琢磨旋律的起伏,"不是我要唱多高,是旋律本身带着情绪,我只能顺着它走。"

他总跟学生说:"钢琴不是用来'炫耀'的,是用来'沟通'的。你如果只想着把这首曲子弹得'完美',那它就只是个音符的集合;但你要是想让它替你表达,它就有了灵魂。"这种对音乐本质的坚持,可能就是为什么他的歌,无论过了多少年,听起来依然有温度——因为他从没让钢琴变成冰冷的工具,而是把它当成了真正的"伙伴"。

现在的你,会为一架琴等三十年吗?

如今的刘欢,很少再出现在选秀节目的评委席上,但练琴的习惯一直没变。有次歌迷去他家里做客,看到客厅角落的钢琴,琴盖上还放着一本翻旧了的琴谱,页边有他用铅笔写的小注:"这里慢一点,像走路的声音。"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好汉歌里那种豪迈的旋律,最初是在钢琴上用单音弹出来的;从头再来的沉甸甸的力量,也是他在琴房里反复推敲和弦得出的结果。对他来说,钢琴从来不是"附属品",而是音乐世界里最原始、最忠实的那片土壤。

你看,刘欢和钢琴的故事,哪里只是"歌手与乐器"呢?它是一个人用半生时光,和一件乐器达成的默契——不说话,却彼此懂得;不刻意,却互相成就。下次再听到他的歌,或许你会和我一样,突然在某个旋律里,听到那架旧钢琴轻轻的叹息和笑声。

毕竟,能陪你走过三十年风雨的,除了人,还有那些替你存下心事的黑白键啊。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