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翻看刘欢老师在某访谈节目中的片段,意外发现这位华语乐坛的“常青树”,聊起当下年轻艺人时,竟主动提到了一个名字:“说实话,现在的小朋友里,让我觉得‘稳’的,鹿晗算一个。” 一句话像块小石子投入舆论池,不少人觉得诧异——刘欢老师向来以严谨著称,极少公开点评后辈,怎么会突然提到鹿晗?更让人好奇的是,他口中的“稳”,究竟藏着怎样的观察?
熟悉刘欢老师的人都知道,他这人不爱戴“滤镜”。早年间有记者问他怎么看流量明星,他直言:“流量是时代的产物,但流量换不来真正的作品。舞台上的东西,得靠实打实的本事说话。” 翻看他的采访履历,很少对年轻艺人点名道姓评价,可这次却破例提到了鹿晗。不少圈内人说起来都调侃:“刘欢老师这是开了‘点名表扬’通道?”
要理解刘欢的“没想到”,得先看看鹿晗这些年走过的路。2014年他顶着“归国四子”的头衔回到国内,那时的他,标签太多:“顶级流量”“国民偶像”“颜王”……可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第一张专辑Reloaded(重启)里,悄悄藏了12首自己参与创作的歌。从LUCKY的轻快到勋章的燃炸,你能听出一个年轻人想撕掉标签、证明自己的不甘心。刘欢作为音乐人,对“创作”二字最敏感:“现在很多年轻歌手,写歌恨不得把所有流行的元素都堆上去,结果没了自己的魂。但鹿晗早期的一些作品,你会觉得‘哦,这是他想表达的东西’,难得。”
后来他拍戏,从择天记的陈长生到穿越火线的路小北,演技争议没断过,但很少有人提,他是为数不多亲自体验电竞训练、为角色减重的演员。圈内工作人员曾透露过鹿晗拍穿越火线时的细节:“每天在训练场待12小时,手上磨出茧子不说,连走路姿势都改成了电竞选手的内八。有一场火灾戏,他坚持不用替身,烟呛得直咳嗽,拍完直接送了医院。” 这种“较真”劲儿,刘欢应该能读懂——毕竟他当年为唱好好汉歌,特意去采风,一个月瘦了十几斤,就是要让每个音符都带着黄河边的泥土味。
再后来他上综艺,奔跑吧里他是那个“傻狍子”,会为了赢得比赛摔得灰头土脸;明星大侦探里他是逻辑在线的“鹿选手”,能把推理说得头头是道。这些片段看下来,你会发现鹿晗一直在“打破标签”:流量明星不能认真做音乐?他做到了;偶像演员不能演好现实题材?他用路小北打了所有人的脸;综艺咖只能搞笑?他在推理综艺里展现了完全不同的一面。
刘欢在采访里提到“稳”,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不被定义”的坚持。他说过:“艺人的‘稳’,从来不是靠人气悬在半空,而是踏踏实实做出点东西来,让观众觉得‘哦,这个人靠谱’。” 鹿晗这些年没靠热搜维持热度,反而一头扎进录音棚、片场,甚至为了音乐质量,拒绝了不少商业演出。这种“沉得住气”的劲儿,在娱乐圈这个“快节奏”的地方,显得格外珍贵。
当然,也不是说鹿晗就完美无缺。他的现场偶有波动,演技仍有进步空间,但刘欢的“没想到”,或许不是夸他多优秀,而是看到一个年轻人在聚光灯下,没有被流量裹挟,没有被浮躁吞噬,反而沉下心来琢磨“怎么做好一个艺人”。就像刘欢老师常说的:“这个行业,永远属于那些‘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的人。” 而鹿晗,大概就是那个把光藏进作品,慢慢往前走的年轻人。
说到底,前辈对后辈的“点评”,从来不是简单的“好”或“不好”,而是看他有没有把“路”走正。刘欢的“没想到”,或许是在鹿晗身上,看到了一个行业该有的样子:不慌不忙,有棱有角,用实力说话。毕竟,娱乐圈从不缺流星,缺的是愿意做恒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