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网上都在传一段视频,说是刘欢和郎朗同台时,刘欢当场“拆台”郎朗,结果把全场逗得前仰后合。有人看完笑到拍大腿:“这哪是音乐大咖,分明是俩老同学打趣!”也有人琢磨:“台上光鲜的明星,私下互怼起来怎么就这么可爱?”
先说说这视频咋回事。不是什么大活动,就是个后台闲聊的花絮镜头。郎朗刚弹完一曲,正兴奋地跟身边人比划,刘欢慢悠悠走过来,手里还端着杯水。镜头拉近,刘欢盯着郎朗的手,突然咧嘴一笑:“你这是弹琴还是打铁?我瞅着你刚才那几下手,跟抡大锤似的,怕不是偷偷去练过铁匠了?”
这话一出,郎朗先是一愣,眼睛瞪得像铜铃,接着“噗嗤”一声笑出来,捂着嗓子说:“刘老师!您太损了!我这是艺术表现力,懂吗?”边说边假装要推刘欢,刘欢乐得直往后躲,手里的水都洒了点在衣服上,却还嘴硬:“艺术表现力?我看你是怕钢琴太结实,非得给它敲出个坑来不可!”
周围的工作人员早就笑疯了,有人举着手机录视频,拍下了郎朗“面红耳赤”的样子。有网友截了个片段发到网上,直接冲上热搜,弹幕里刷了一屏“哈哈哈哈”:有的说“刘欢这吐槽功力,不去德云社屈才了”,有的说“郎朗的反应太真实了,像极了被爸妈调侃的小孩”,还有人翻出他们以前同台的视频,发现这俩人互怼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郎朗曾在采访里说刘欢“唱歌总跑调,自己还不承认”,刘欢回怼“你弹琴摇头晃脑,像喝了三斤二锅头”,一来二去,愣是把“相爱相杀”玩成了固定节目。
说真的,现在娱乐圈里,明星之间的“塑料情谊”看多了,突然见着刘欢和郎朗这种“真刀真枪”互怼,反而觉得新鲜。他俩一个是中国流行音乐的“活化石”,唱好汉歌时豪情万丈,聊起音乐来又一脸严肃;一个是钢琴界的“国际巨星”,手指在琴键上翻飞时像个魔法师,私底下却像个没心没肺的大男孩。平时都以为这种大腕儿肯定端着架子,可凑到一块儿,愣是比街坊邻居还熟稔。
有人说,这哪是调侃,分明是惺惺相惜。仔细想想也是,刘欢出道比郎朗早二十多年,早就在业内摸爬滚打成了“老大哥”;郎朗虽然年轻,却凭着一身本事闯出了名堂,连国际乐团都抢着要。俩人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人物,平时见得最多的可能是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但像刘欢和郎朗这样,能互相开得起玩笑,甚至拿“短板”打趣的,真不多见。
刘欢为啥敢这么“损”郎朗?还不是因为郎朗知道,这话里带着亲昵,不是真挑刺。就像咱们普通人跟好朋友在一起,时不时会怼一句“你咋胖成这样了”“这衣服你穿着真像睡衣”,心里却清楚得很,这是把对方当自己人了。郎朗反应那么大,倒不是真生气,而是没想到平时稳重的“欢叔”也会有这一面,惊喜之余,当然要“反击”一下。
有网友说:“看了刘欢和郎朗的视频,突然觉得娱乐圈也没那么假了。”确实,明星也是人,也会有朋友,也会打闹。只是见多了镜头前“好姐妹”“好兄弟”的营业式互动,再看看刘欢和郎朗这种“有话直说,有梗就接”的相处,才明白:真正的友情,不是天天挂在嘴边的“我爱你”,而是能互相拆台,却从不在背后捅刀子;是调侃归调侃,真遇到事儿了,比谁都靠谱。
这段视频其实不长,就一分多钟,但让人看完心里暖暖的。它没有剧本,没有设计,就是两个老朋友凑在一起,自然而然地说了句话,开了个玩笑。可就是这么一瞬间的真实,比多少精心策划的“兄弟情”“姐妹淘”都戳心窝子。
说到底,观众爱的不是明星的光环,而是藏在光环下那个有血有肉、会笑会闹的普通人。刘欢和郎朗的互怼之所以能火,不过是因为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再厉害的大咖,也会有跟朋友打闹的瞬间;再遥远的距离,也抵不过一句带着笑意的“损人”。
最后想说,娱乐圈要是有更多这样的“老友互怼”,少点“塑料情谊”,咱们观众说不定也能少看点套路,多看点真心。毕竟,谁不喜欢看俩聪明人凑一块儿斗智斗勇呢?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