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铁肺歌王访谈曝光:刘欢为何总说“现在站上舞台,全是拼出来的”?

细扒刘欢近三年公开访谈,不难发现一个细节:每次被问及“身体状况还允许高强度演出吗”,他总会先笑眯眯叹口气,然后扬下巴指指自己腿上的护膝:“看见没?这是‘老伙计’了。但站上去,就得对得起底下那些跟着我唱了半辈子的歌。”

刘欢访

这位在乐坛沉浮40年的“铁肺歌王”,近年来越发低调,却总在偶尔露面的访谈里,把话锋扎进最现实的骨缝里。有次在音乐类节目后台,他被年轻制作人追问“现在的歌怎么总爱加电音”,他没直接答,反而反问:“你听过1987年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母带吗?那时为了突出军人的粗粝感,我们用砂纸磨过磁带。现在技术好了,反倒有人问‘为什么不用电音掩盖’——你说,技术是帮音乐长出翅膀,还是给它绑上沙袋?”

这段访谈片段后来在乐迷圈疯传,有人感慨“刘欢说话还是辣么直接”,也有人翻出他年轻时被冠以“中国帕瓦罗蒂”的旧照,对比如今偶尔需要轮椅出行却仍坚持开演唱会的模样,突然懂了他常挂在嘴边的“拼”字,从不是莽夫式的热血,而是把热爱磨成钉子,一点一点楔进骨头里的倔。

刘欢访

更少人知道的是,这位让无数歌手仰望的“声乐教科书”,在访谈里提得最多的不是自己的金曲,而是“跑调的学员”。有次聊到音乐教育,他突然从沙发上直起身子,模仿年轻歌手上课时紧张的样子:“手指头攥出汗,问‘刘老师,我这高音是不是天生唱不了?’我就问他们,你听没听过陕北老汉喊秦腔?他们嗓子哑了还唱,因为那不是‘唱’,是‘心里的火’没灭。技巧能教,但心里的火,得自己点。”

说这话时,他书架上那本泛黄的乐理基础里,夹着一张纸条——是15年前他教过的听障男孩写下的:“刘老师,我用手‘听’到了弯弯的月亮。”如今这个男孩成了打击乐手,上次演出还特意给他发了视频,配文:“您当年说‘音乐是心跳,不是音高’,我记住了。”

刘欢访

娱乐圈从不缺流量明星,但像刘欢这样,把访谈变成“音乐公开课”的人,却成了稀有物种。有人问他“现在还会对舞台有恐惧吗”,他拿起桌上的保温杯喝了口枸杞茶,眯着眼笑:“怕?怕就不站了呗。但你要问‘值不值’,我让你听个东西。”

手机里放的是去年他在某音乐节后台的片段,音响里传来数万人合唱从头再来的声浪,他在偏光后面偷偷抹了把脸,然后对着镜头比了个“OK”手势。后来这段视频被剪辑成“最破后台的演出”,因为除了一盏孤灯,墙上还贴着写着“备速效救心丸”的便签。

“技术会老,潮流会变,但人对‘真实’的渴望,一直都在。”这是他最新访谈的最后一句话。说完他又低头看了看护膝,轻声补了句:“当然,也得先把腿照顾好——毕竟,舞台还等着我呢。”

或许这就是刘欢最“圈粉”的地方:他从不把自己当成被仰望的传奇,而是活成了一首“正在进行时”的歌,偶尔走调,偶尔气喘,但只要旋律响起,就没人舍得让他停下。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