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荆州为何能让“国民歌王”刘欢三度驻足?这座古城到底藏着什么音乐密码?

2019年的深秋,荆州古城的体育场突然爆发出比秋日阳光更热烈的欢呼——台上的男人穿着简单的黑色外套,话筒边站了二十多年,却依旧能用好汉歌的前奏点燃全场。他不是流量明星,没有商业代言,但台下有上万人跟着他合唱“大河向东流”,连卖烤串的大叔都在摊位上跟着拍手。这个人,就是刘欢。

刘欢荆州

很多人不知道,这位被圈内人称为“活CD”的歌者,和荆州这座古城的缘分,远不止一场演唱会。从2008年到2019年,十一年间刘欢三到荆州,每一次都像一位久别归乡的老友,把这里当成了音乐与生活的“试验田”。

第一次:2008年,他用歌声给荆州人“打气”

刘欢荆州

2008年的荆州,有点“闷”。年初的雪灾让这座交通枢纽城市经历了停水停电,奥运圣火传递时,街头巷尾既有期待,也有不安。那一年,刘欢来荆州参加“奥运火炬传递荆州站”活动,这是他第一次公开亮相这座古城。

原以为只是走走过场,没想到刘欢在传递间隙,主动走到古城墙上,对着围观的市民清了清嗓子。“各位荆州的朋友,我是刘欢。今天站在这么厚的城墙上,我突然觉得,这座城市和我们中国人一样,经历过风风雨雨,但一直站得稳当。”说完,他即兴哼了几句好汉歌的旋律,引得全场欢呼。

更令人意外的是,当晚他婉拒了组委会安排的酒店,非要住在他一位远房表姐家。表姐后来回忆:“欢子说,就想吃碗热干面,再和老街坊们聊聊天。那天晚上,他蹲在院子里听我表姐夫讲当年抗洪的故事,眼睛亮晶晶的,像个孩子。”

这次荆州行,没给刘欢带来多少流量曝光,却让他记住了这座城市的“韧劲”。后来他在采访里说:“荆州人有一种‘不张扬的劲儿’——城墙那么高,他们不显摆;护城河那么深,他们不抱怨。这种气质,和我心里好歌的样子很像。”

第二次:2015年,他在荆州找到了“丢失的旋律”

2015年,刘欢来荆州是为了采风。那时候他正在筹备一张“中国风”专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不是假大空的‘古风’,是藏在市井里、带着烟火气的旋律。”朋友说:“你去荆州看看吧,那里的楚剧、汉剧,还有老街上的叫卖声,都是现成的‘活教材’。”

他真的背着包去了荆州老街。没有助手,没有摄像机,就一个人在街巷里转,蹲在卖豆腐脑的摊前听老板吆喝“——豆——腐——脑”,跟着码头工人哼起号子,甚至跟着一位楚剧老学艺学唱刘海砍樵的选段。

在荆州博物馆,他被一件战国时期的编钟迷住了。“你看,这编钟的音律,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他指着一组钟体对工作人员说,“我们的音乐,不该只停留在‘小情小爱’,得有这种‘天地玄黄’的大气。”

这次采风,他写了一首荆州调,副歌部分借鉴了楚剧的哭腔和码头号子的旋律。“原以为会碰壁,结果荆州的艺人都很支持,他们觉得‘有人把我们老祖宗的声音唱出去了’。”这首歌后来没有大火,却被很多音乐人奉为“中国风教科书”——它不炫技,却能把三千年楚文化的魂,揉进三分钟的旋律里。

第三次:2019年,他把演唱会变成了“荆州人的合唱会”

2019年,刘欢的“巅峰之路”巡回演唱会荆州站,成了全城的“节日”。消息刚出来,票务系统就挤瘫了,有人为了买票,在天没亮时就排起了队。但刘欢提了一个要求:“这场演唱会,不设VIP区,前排的票留给普通市民。”

演唱会那天,他唱了千万次的问,唱了弯弯的月亮,也唱了十年前在荆州写的荆州调。但当好汉歌的旋律响起来时,全场万人合唱,连台上的伴奏乐队都停了下来,拿着手机录视频。“我没想到,荆州人把这首歌当成自己的歌来唱。”刘欢后来在采访里红了眼眶,“那种感觉,不是明星被粉丝包围,是家人在分享快乐。”

更让人动容的是,中场休息时,刘欢突然跑到观众席里,给一位八十岁的老人递上了话筒。老人是荆州当地的退休教师,也是刘欢的老粉丝。“欢子啊,我唱了一辈子少年壮志不言愁,今天想跟你合唱一曲。”老人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台下一片掌声。

荆州到底藏着什么?让刘欢来了还想来

有人说,刘欢和荆州的缘分,是“气质相投”。刘欢的音乐,从来不是“空降”的爆款,而是像老火汤一样,慢慢熬出来的,有生活有底蕴;荆州这座城,也不是靠网红景点“博出位”的,三千年城墙护着它的从容,长江水带着它的坚韧,连街角的一碗鱼糕,都藏着“一步一景”的讲究。

也有人说,刘欢爱的是荆州人的“实诚”。他三次到荆州,没有综艺通告,没有商业站台,就是来听歌、来交朋友、来“找感觉”。而荆州人也不把他当“大明星”——卖热干面的大娘会多给他加一勺辣,博物馆的管理员会跟他聊编钟的修复故事,连街边修鞋的师傅都会说:“刘欢啊,唱得好,下次来我给你免费修鞋。”

或许,对真正的艺术家来说,最珍贵的从来不是聚光灯下的掌声,而是那种“被需要”的踏实感。荆州让刘欢找到了音乐的根,刘欢也让更多人听到了荆州的声音。

如今,四年过去了,刘欢很少公开露面,但荆州人还记得那个在古城墙上唱歌的男人。或许某一天,他又会背着包,出现在老街的某个转角,蹲在豆腐脑摊前,听老板吆喝一声“——豆——腐——脑”,然后笑着接一句:“给我来两碗,不加葱。”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