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刘欢良是谁?能让王菲点赞、韩磊喊“徒弟”的歌坛“扫地僧”,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十年?

去年冬天,北京某录音棚门口,保洁阿姨给正在熬夜混音的小伙子递了杯热茶:“小刘啊,这都第三天了吧?赶紧歇歇。”小伙子抬头一笑,眼角的皱纹里还带着熬夜的红血丝:“没事阿姨,这歌明天得给韩老师送过去。”

刘欢良

你猜怎么着?这小伙子叫刘欢良,名字里带着“欢”和“良”,人却活得像个“轴老头”——轴在要磨够100遍的demo,良在帮素不相识的新人改歌不收钱。更让人意外的是,就在你以为他是“无名之辈”时,王菲刚发了条微博:“昨天听刘欢良的归雁,跟着哼了一下午,这孩子有灵气。”底下韩磊秒评:“赶紧的,下张专辑我给你写序!”

从“酒吧驻唱”到“音乐捡漏王”:他总在别人忽略的地方捡宝贝

刘欢良

12年前,刘欢良揣着800块钱和一把破吉他,从石家庄来北京“闯荡”。没学历、没背景,只能在酒吧驻唱,每天唱到嗓子冒烟,就着花生米灌凉水。可他心里总揣着个“拧巴”的念头:“别人的歌唱得再好,也不是我自己的。”

有次在胡同酒吧,喝多的客人点老鼠爱大米,他偏不唱,非抱着吉他弹了首自己写的老槐树。底下客人嘘声一片,却有个戴鸭舌帽的中年人听完默默鼓了掌。后来他才知道,那是宋柯——太合音乐的创始人,当时就觉得这小子“倔得像头驴,可歌里有股子真东西”。

就这么着,刘欢良签了第一份约,却差点被“套路”。公司让他唱口水歌,他急了:“我要写能记一辈子的歌,不是三个月就忘的。”最后闹得不欢而散,他揣着赔偿款,租了个5平米的小隔断,白天改商演伴奏,晚上熬夜写歌。有次饿得头晕,翻出冰箱里过期的面包,啃着啃着突然笑了:“嘿,这不就是我写的那首歌活着里的词吗?”

韩磊的“编外徒弟”,王菲的“宝藏听众”:他凭什么让大V集体“破防”?

说起刘欢良和韩磊的缘分,得从7年前一场公益活动说起。当时韩磊找人写公益歌,有人说有个“驻唱小伙”写得不错,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听了demo,直接拍案:“这孩子跟我当年一样,有股子‘愣劲儿’!”后来韩磊收他当“编外徒弟”,见面对他说:“别学那些花里胡哨的,歌要往心里去。”

去年王菲直播时,无意间听到刘欢良给网剧写的主题曲归雁,当即问团队:“这谁写的?怎么没听过?”后来专门托人要来联系方式,在私聊里说:“你的归雁前奏一响,我就像看见小时候住的大杂院,窗外的麻雀都跟着叫。”

可刘欢良好像对这些“光环”没什么感觉。有次颁奖礼,后台有人提醒他:“待会儿和王菲合影,你得站近点啊!”他摆摆手:“我站边上听着她说话就挺好。”倒是他帮的那些素人,才让他“上头”。前阵子有个00后小姑娘发视频,说自己抑郁想轻生,无意中听了刘欢良的路过,留言说“歌里有光”。刘欢良看到后,连夜写了一封信寄过去:“这世上肯定有个人,需要你的歌——别怕,慢慢唱,有人听。”

不争“流量王”只做“守歌人”:他为什么总说“我笨,但能熬”?

现在的刘欢良,算不上“顶流”——没上过几次热搜,微博粉丝还没他一首歌的评论多。可只要说起写歌,眼睛就亮:“你知道我最享受什么时候吗?凌晨三点,耳机里只有钢琴声,突然一句词蹦出来,像给心里开了扇窗。”

他总说自己是“笨鸟”,所以要“多熬”。有首故乡的云,他改了37遍——前16遍觉得“情不够”,再15遍嫌“调太俗”,最后6遍是把歌词里的“月亮”改成“老井台”,因为他说“月亮太飘,老井台才安生”。上个月这首歌上了声生不息,播出后第二天,有个70岁的老奶奶打给电台:“我儿子那年车祸走了,总说想家……现在听着歌,好像又看见他在院子里喊‘妈,做饭啦’。”

前几天翻他朋友圈,看到2023年的总结配了张照片:录音棚的窗台上,摆着半杯凉茶,一本翻烂的歌词写作,还有一棵盆栽,叶子有点蔫。配文是:“又一年没闲着,有点累,但好多歌从我心里‘走’出去了,挺好。”

说真的,现在娱乐圈里,像刘欢良这样的人不多了。不炒CP、不蹭热度,甚至很少上综艺,就认准一件事:写好歌,让人心里的“那点事儿”有地方搁。

你有没有哪首歌,也是这样——不火,但你记了好多年?

你猜,下一个能让王菲点赞、让韩磊喊“徒弟”的“扫地僧”,还会藏在哪里?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