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刘欢还会带着他的“音乐滤镜”回归新歌声第二季吗?那把能听穿人心的“金耳朵”又将在乐坛掀起怎样的风浪?

说起来,2016年的中国新歌声第一季,多少人打开电视的初衷,是为了坐在导师席最左边那个穿灰色T恤、戴黑框眼镜的男人?刘欢。不是流量明星,没有话题炒作,就凭“音乐教父”四个字,硬是把一档选秀节目,撑成了乐迷眼中的“年度听觉盛宴”。

那时候的他,在舞台上像个“技术流”音乐匠人。学员选了摇滚,他能从布鲁斯讲到重金属;来了民谣,又能从鲍勃·迪伦聊到宋冬野。记得有个唱少数民族歌曲的学员,别人都担心“传唱度”,他却拍着桌子说:“音乐要是都只讲传唱度,那和广场舞有什么区别?”后来他带着学员改编往日时光,把马头琴和交响乐揉在一起,观众弹幕炸了:“原来新歌声还能这么玩?”

可第一季之后,新歌声改名新歌声2,刘欢的身影却再没出现在导师席。有人说他“档期忙”,有人说他“看透了综艺套路”,但乐迷心里都清楚:他是怕那些为了“出圈”而妥协的音乐,糟蹋了自己“用耳朵说话”的初心。

刘欢第二季新歌声

说真的,这些年选秀节目没少,但能让人记住的学员没几个。为什么?导师们忙着抢镜头、炒话题,学员们忙着学人设、蹭热搜,偏偏把“音乐”本身当成了跳板。要是刘欢在,他会允许学员用技巧代替情感吗?会让口水歌在舞台上滥竽充数吗?当年他转身时,往往不是学员唱得多“完美”,而是那声音里藏着股“执拗”——像第二季冠军扎西平措,藏语歌里混着爵士,他眼睛一亮:“这就是音乐的模样啊,不用迎合谁,它自己就会发光。”

现在网传新歌声第二季要“回归经典”,要是真请来刘欢,他能复刻当年的辉煌吗?现在的乐坛早不一样了:短视频神曲扎堆,偶像选秀批量造星,还有多少年轻人愿意静下心来听一首歌的编曲、一个字的咬字?刘欢那套“把音乐当学问做”的劲儿,放到今天,会不会显得“太认真”?

但转念一想,恰恰是这份“认真”,才是乐坛最缺的。当年他带学员时,总说:“唱歌别想着‘惊艳’,先想着‘真诚’。”这话放在今天,依然像一盆冷水,浇在那些只顾炫技、不懂走心的歌手头上。要是第二季真有他的身影,估计又得戳中不少人的痛点——毕竟在这个“流量为王”的年代,愿意花时间帮学员打磨一首歌的导师,怕是找不出第二个了。

说到底,新歌声第二季最大的期待,从来不是导师阵容有多豪华,而是能不能找回当初那种“靠音乐打动人”的初心。要是刘欢能带着他那把“金耳朵”回来,或许告诉我们的不只是哪个学员能赢,更是这个时代: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毕竟,当所有人都忙着“制造爆款”时,总得有个人告诉我们:好音乐,从来不是“爆款”,它是时间磨出来的,是心血熬出来的,是听了十年、二十年,还会让你心头一颤的东西。

你说,这样的刘欢,这样的新歌声,谁会不爱呢?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