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宝莲灯里刘欢唱的那首插曲,为什么现在听还让人起鸡皮疙瘩?25年过去了,你耳机里还留着这首歌吗?

1999年的夏天,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长片宝莲灯上映时,谁也没想到,这部电影会成为几代人的“童年白月光”。而其中最让人念念不忘的,除了沉香劈山救母的执着,还有那首从电影里飘出来的歌——当刘欢的声音响起时,多少孩子坐在影院里,手里攥着爆米花,却忘了吃,眼眶悄悄红了。

刘欢的歌宝莲灯插曲

你真的记得吗?电影里沉香第一次独自面对风雨,蜷缩在山洞里,浑身是伤却倔强地不肯掉眼泪时,背景音乐缓缓铺开;当他握紧斧头,站在华山之巅,发誓“一定要救出妈妈”时,那个低沉又充满力量的声音突然闯进耳朵:“天地在我心,山山水水总是情;再苦再累也要坚强,只为期待份眼神……”这首歌,就是天地在我心。

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偏偏是刘欢?为什么这首歌能一火25年,到现在还时不时在短视频里“翻红”?

刘欢的歌宝莲灯插曲

先说说当时的“选择题”。1999年的中国动画,正处在摸索“走出去”的阶段。宝莲灯筹备时,导演常光希带着团队定了三个“小目标”:画面要媲美国际,剧情要打动人心,音乐更要“直击灵魂”。于是他们请来了徐沛东当音乐总监,徐老师提了个建议:“主题曲得找个既有‘国民度’,又能唱出‘中国劲儿’的人。”

候选人名单拉了一长串:当时正当红的大牌歌手不少,但徐沛东摇摇头:“不行,这首歌不是‘秀技巧’,是‘讲故事’。得让观众一听,就觉得‘这就是沉香的心声’。”后来有人提议刘欢——彼时的刘欢,刚唱完好汉歌,大街小巷都在放“大河向东流”,可他的声音里,除了豪迈,还有一种“讲故事”的温度。

刘欢的歌宝莲灯插曲

试音那天,刘欢拿到词曲时,盯着“再摧折也爱得深”这句歌词看了很久。他后来在采访里说:“我儿子当时才5岁,我抱着他看宝莲灯的样片,看到沉香找妈妈那段,他突然哭了。我突然明白,这首歌唱的不是神话,是每个孩子对‘家’的执念,是每个大人藏在心里,对‘爱’的理解。”

为了唱好这首歌,刘欢在录音棚里待了整整三天。现在还能找到当时的花絮片段:他反复问导演:“沉香这时候是什么心情?是绝望里带着希望,还是坚定里藏着害怕?”导演说:“他像山里的小树苗,被风吹得东倒西歪,但根牢牢抓着地。”刘欢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开口时,声音里带着沙哑的颗粒感,像是在轻轻喘息,又像是在低声诉说。

你仔细听副歌部分,“天地在我心,再摧折也爱得深”,他没飙高音,反而把“摧折”两个字咬得很重,像斧头劈开石头的声音;到“心在梦就在,天地还能看得见”时,声音突然扬起来,又暖又亮,像妈妈的手轻轻摸过额头。这种“收”与“放”之间,哪是技巧?分明是把自己“焊”进了沉香的身体里。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宝莲灯上映后,天地在我心成了“街歌”:学校广播里放,商场里循环,连小卖部卖冰棍的大妈都会跟着哼。有个网友曾在评论区留言:“那年我上四年级,每天放学都蹲在音像店门口,听天地在我心的磁带,直到店老板赶我走。现在我30多了,有次开车听到这首歌,突然在红绿灯前哭了——原来这首歌,早就陪我走过了半生啊。”

为什么它能“长”在记忆里?因为它唱的不是“大道理”,是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过的“执拗”。小时候听,觉得是沉香救妈妈;长大后才懂,“再摧折也爱得深”,是我们在生活里跌跌撞撞,却依然不肯低头的样子;“心在梦就在”,是加班到凌晨时,对自己说的那句“再坚持一下”。

25年过去了,手机里的歌单换了又换,KTV里点的也从青藏高原变成了孤勇者。但只要天地在我心的前奏一响,还是会有人放下手里的酒杯,跟着轻轻哼。刘欢后来很少唱这首歌了,有次演唱会,他突然说了句:“这首歌,唱给当年的那个沉香,也唱给现在还没放弃的你们。”

你看,真正的经典从不会“过时”。它就像一颗种子,当年落在我们心里,现在长成了大树——当我们坐在生活的“华山之巅”,握紧自己的“斧头”时,那首歌,会一直在耳边,告诉我们:天地在你心,爱就永不沉。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