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刘欢的我是歌手究竟在哪一期点燃舞台?这季舞台究竟有多“顶”?

2015年的春天,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第三季落幕时,不少观众盯着屏幕反复确认:“真的没了吗?刘欢老师下一季还来吗?”

那时候的我是歌手早已不是刚开播的摸索期,而是国民级的“音乐Live秀”巅峰舞台——请到的歌手要么是唱功炸裂的顶级唱将,要么是风格独特的音乐icon。而刘欢的出现,像一块沉静又璀璨的玉,给硝烟弥漫的舞台带来了另一种分量:不用嘶吼震耳,不用炫技抓耳,他往那儿一站,开口就是“华语音乐的活化石”在说话。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直到第三季,刘欢才愿意登上我是歌手的舞台?

刘欢的我是歌手在哪一期

早在节目第一季筹备时,制作团队就曾三顾茅庐邀请他,却被婉拒。刘欢的理由实在又坦诚:“这个节目太‘拼’了,歌手们总想着怎么赢,我可能不太适应这种氛围。”直到第三季,节目组调整了赛制,更强调“音乐表达”而非单纯的“竞技感”,他才动了心思:“感觉终于可以把‘唱歌’这件事,从‘比输赢’里拿出来了。”

2015年1月2日,我是歌手第三季首播,刘欢作为首发歌手之一亮相,舞台上的他穿着一身利落的黑色中山装,带着标志性的圆框眼镜,手指轻轻打着节拍,开口第一句璐璐,就让无数人后背发麻——那不是飙高音的炫技,而是用低沉的嗓音包裹着故事感,像在耳边讲一段关于时光的温柔往事。

很多人说,刘欢在我是歌手的每一期,都是“开口跪”的模板,但若真要挑最难忘的,恐怕还得数那期演唱的弯弯的月亮。

这原是他1990年的经典作品,到了2015年的舞台上,他却放弃了熟悉的编曲,带着乐队重新打磨:前奏用了一阵悠扬的笛声,中间加入了非洲鼓的节奏,唱到“弯弯的月亮下面,是弯弯的小桥”时,他的声音忽然放得很轻,像怕惊扰了月光下的故乡,紧接着又层层递进,最后那句“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眼眶微微发红——不是刻意煽情,而是岁月和故事在声音里的自然沉淀。

那期节目播出后,“刘欢版弯弯的月亮”直接登上了热搜,有网友留言:“以前听这首歌是喜欢旋律,现在听,是听懂了唱歌的人。”

说真的,刘欢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好像从来没把“赢”当成目标。

有期竞演,他选了一首冷门的法国香颂玫瑰人生,前奏一起,弹幕就炸了:“这也能选?”“观众接受得了吗?”结果他不仅用略带沙哑的嗓音唱出了法式浪漫的慵懒,还在舞台上即兴加了段口琴solo,让原本“小众”的曲子成了当晚的热门话题。事后采访,他笑着说:“我就是想试试,好歌到底能不能穿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就连那季的最终歌王之战,他也只是淡然一笑:“歌王?能让更多人听到想唱的歌,就是最大的‘赢’了。”

如今回头再看,我是歌手第三季之所以能成为许多观众心中的“封神季”,刘欢功不可没。他没有被竞技的焦虑裹挟,反而用“为音乐服务”的态度,给浮躁的综艺舞台扎下了一根定海神针。就像他在节目中说的:“唱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厉害,而是要让听歌的人,能从你的声音里,找到一点共鸣。”

所以下次再有人问“刘欢的我是歌手在哪一期”,你不妨告诉他:不是某一期,而是他站上去的每一期,都在提醒我们——真正的好音乐,从来不怕时间的考验。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