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当好汉歌遇上从头再来,刘欢的励志歌为什么总能戳中几代人的心?

要真说起来,现在的年轻人提起刘欢,第一反应可能是“好汉歌里那个高八度吼出‘大河向东流’的歌手”,或是歌手里戴着黑框眼镜、认真讲“音乐有它的逻辑”的导师。但你若翻开他的歌单,会发现比“国民度”更厉害的——是那些藏在旋律里的“精神DNA”,明明是二十年前、甚至三十年前的歌,却总能在哪个深夜、某个低谷,突然从长辈的手机里传出来,让你跟着哼完一整首,眼眶发烫。

刘欢的励志歌曲

不是“刻意励志”,是把“人过日子”唱成了歌

刘欢的歌,从来不搞“打鸡血”式的口号。你听从头再来,开头是钢琴缓慢的几个音符,像极了清晨站在镜子前给自己打气的深呼吸,唱到“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声音里没有嘶吼,反而带着一股“大不了从头再来”的坦然——那不是盲目乐观,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后的笃定。

刘欢的励志歌曲

1998年,国企改革浪潮下,多少下岗工人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刘欢后来在采访里说,当时找他写歌的人说:“别唱风花雪月,就唱普通人的骨气。”于是他把“擦干泪,怕什么谁没经历过伤”这句词,揉进了最朴素的旋律里。这首歌后来成了下岗工人的“厂门口BGM”,有老听众写信说:“每天出门前听一遍,感觉再苦的活儿,咬咬牙也能挺过去。”

再看好汉歌,1998年水浒传的主题曲,刘欢用近乎呐喊的唱腔把“路见不平一声吼”唱进了中国人的骨子里。但你以为这是英雄主义的张扬?不,当年为了找“江湖气”,刘欢特意跑到河北乡下听老艺人唱梆子,把那种“糙”劲儿揉进美声的底子里。所以这首歌里没有高高在上的英雄,只有“兄弟一二三,咱们肩并肩”的热血,是普通人面对生活时,想当“好汉”的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这才是它能火到今天,连幼儿园小孩都会跺着脚唱的原因。

他的“励志”,从不唱“完美人生”,只唱“真实的难”

有人说“励志歌就得阳光向上”,可刘欢偏不。他唱弯弯的月亮,没有写“月亮圆了万事顺”,反而写“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他唱千万次的问,在北京人在纽约里唱“是否这次我将真的离开你,可想到你的眼神,我不忍将你抛弃”——那不是一帆风顺的励志,是“我舍不得,但不能放弃”的挣扎,是“人生哪有那么多圆满,但总要往前走”的韧性。

这种“真实感”,让他成了几代人的“解语花”。80后听青春啊青春,会想起毕业时攥着简历的忐忑;90后听从开始到现在,会在失恋的夜里掉眼泪,然后觉得“原来难过也是成长的一部分”;00后现在听我是 digo 我是 chua,可能不知道这首歌是2010年的公益歌曲,却会被“我不过想活得像自己”的歌词戳中——刘欢的歌就像个老朋友,从不跟你说“你应该怎样”,只轻轻说“我都懂”。

为什么是他的歌成了“时代BGM”?

说到底,刘欢的励志歌能火几十年,靠的不是旋律有多上头,而是他唱的从来不是“刘欢的励志”,是“每一个你我”的励志。他自己就在圈里出了名的“轴”——拒绝商演、不炒作,就闷头做音乐,甚至因为身体不好,做了心脏支架还在教学生写歌。这种“不追光,只追光”的劲儿,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说服力。

你看他在歌手上唱凤凰于飞,62岁的声音依然稳得像磐石,唱到“旧梦依稀,往事迷离”时,眼里的光比舞台灯还亮。那不是技巧,是把一辈子对音乐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都揉进了歌里。

所以下次再听到刘欢的歌,别急着划走。或许你会发现,那些被你当作“背景音”的旋律,早就刻在了几代人的生命里——它们没有告诉你“怎么成为成功的人”,却让你知道,“在难的时候,没输,就是赢”。这大概就是刘欢的励志歌,最厉害的地方吧?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