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刘欢现在怎么样了?那个唱好汉歌的男人,如今还在舞台上发光吗?

提到刘欢,很多人的记忆还停在上世纪90年代——电视里抱着吉他唱弯弯的月亮,穿一身中山装唱千万次地问,或者踩着高帮帆布鞋在春晚吼一句“大河向东流,流的是情义”。那时候的他,是“国民歌王”,是声音能“穿破云霄”的音乐符号。

可这些年,好像突然“消失”了。春晚少露面,演唱会不开,连社交媒体都几乎没动静。有人猜“退休了”,有人传“身体不好”,甚至还有人说“江郎才尽了”。

那真实的刘欢,到底过着什么样的日子?我们扒了扒他的近况,发现了一些和“传闻”完全不同的答案。

刘欢歌手现状况如何

歌还在唱吗?答案是:低调,但没停

刘欢真的不唱歌了?其实不然,只是他“唱歌”的方式,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当雪花的旋律响起时,屏幕角落里的刘欢,戴着眼镜,略微发福的脸带着笑,和几位老艺术家一起轻轻哼唱。有人说“声音不如以前亮了”,但有人说“这才是岁月的味道”。

其实在那之前,他每年都会零星出现在一些“不赚钱”的场合:给年轻歌手做音乐导师时,会偷偷录音发给他们;公益晚会上,唱一首从头再来,唱到一半自己抹眼泪;甚至在北音学院的教室里,给学生们示范洛神赋的唱法,从咬字到气息,一句一句抠。

“我不是不唱,是不想‘随便唱’。”刘欢曾在采访里说。年轻那会儿,他一年开30多场演唱会,嗓子累到出血是常事;现在更愿意花时间“磨歌”——比如他最近在琢磨一首古诗新唱,为了找“古人的乐感”,把诗经里所有跟“水”有关的诗都翻了出来,连吃饭时都在哼。

“好的音乐不该是速食品。”这句话,他说了快30年。

体重还是“老话题”?但他活成了“松弛派”

提到刘欢,绕不开的就是“胖”。这些年,网友对他的身材讨论就没停过:“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没保养好?”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胖”背后,是他和身体多年的“和解”。

早些年,他为了演歌剧图兰朵,暴瘦到60公斤,结果营养不良直接进了医院;后来为了唱摇滚,又拼命增肌,结果伤了腰。现在他看得开了:“只要指标正常,想吃就吃,开心最重要。”

他的日常,和“网红养生”完全不沾边:早上不喝蛋白粉,就爱吃老婆烙的韭菜盒子;运动不是去健身房,而是推着婴儿车陪女儿逛公园;晚上不敷面膜,就爱窝在沙发上听京剧,听到高兴处还能跟着哼两句“苏三离了洪洞县”。

有次记者问他“对身材焦虑吗”,他摆摆手:“焦虑啥?我女儿说‘爸爸这样抱起来最舒服’,就够了。”

是啊,一个50多岁的人,不用在镜头前“营业”,不用迎合市场,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讲台比舞台还忙?他成了音乐界的“扫地僧”

如果说“歌手”是刘欢的“皮囊”,那“老师”才是他的“骨相”。

这些年,他最常待的地方不是录音棚,而是北音学院的教室。有学生说,“刘老师的课比演唱会还难抢”——他会为了一个气口,跟学生磨一上午;会把自己的版权费拿出来,给学生买音乐设备;甚至会在学生失恋时,弹着钢琴唱弯弯的月亮,说“别难过,好音乐都在后面呢”。

但他的“严格”,出了名。有个选秀歌手想靠一首苦情歌翻红,刘欢直接拦住:“声音得有根,根就是文化。你连这首歌背后的故事都不懂,怎么唱得动人?”后来那歌手真沉下心来读了半年书,再上台时,眼里的光都不一样了。

除了教学,他更像个“音乐伯乐”。前几年,他在贵州采风时,听到一个苗族姑娘用苗语唱歌,觉得“清得像山泉”,非要自掏腰包给她录专辑,还说“这种声音不该被埋没”。现在那姑娘已经成了小有名气的民谣歌手,每次提到刘欢,都会掉眼泪:“他不是捧我,他是让我‘做自己’。”

从“国民歌王”到“宝藏大叔”:岁月没抢走他的热爱

有人问“刘欢被时代淘汰了吗?”

看看他做的事就知道了:给流浪地球唱主题曲,说“科幻音乐是中国音乐的未来”;在综艺里跟年轻人玩说唱,说“只要节奏对,老歌也能潮”;甚至开始学AI编曲,笑称“不能让年轻人觉得我老古董”。

他当然变了——不再是那个“永远精力旺盛”的摇滚青年,多了几分从容;不再追求“一夜爆红”,更愿意“慢慢来”;不再把“歌王”当标签,反而说“我就是个爱唱歌的老头”。

但有些东西,从没变。

是唱从头再来时眼里的坚定,是教学生时的较真,是听到好音乐时拍桌子的兴奋,是面对采访时那句“音乐是我的命,不是我的工作”。

前几天刷到一条老视频,是刘欢20年前在演唱会上的样子,对着台下喊“你们老了,我也要老,但咱们的心不能老!”

现在再看,突然明白了——所谓“好歌手”,不是永远不老,而是能把热爱熬成岁月里的糖,甜了自己,也甜了别人。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刘欢现在怎么样了?

他很好。在讲台上发光,在家里做饭,在录音棚里琢磨新歌,偶尔还在舞台上,用那略带沙哑却依旧有温度的声音,告诉我们:真正的热爱,永远不老。

这样的刘欢,谁不说一句“真香”呢?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