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刘欢只是歌手?那些讲台上的故事,你听过多少?

提起刘欢,你脑海里第一个跳出来的词是什么?是好汉歌里“大河向东流”的豪迈,是千万次的问里“千万里”的深情,还是春晚舞台上那个微微发福却总带着标志性笑容的音乐人?但如果我说,刘欢的身份里,还有“老师”这两个字,而且一“教”就是几十年,你是不是会有些意外?

刘欢是老师吗

他到底教过书?算不算“老师”?这得从他的履历里扒一扒。1981年,17岁的刘欢考上北京国际政治学院,主修国际政治,可谁也没想到,这个政治系学生,私下里早就把音乐当成了“第二专业”。大学期间他组乐队、写歌,甚至在校园里开了“吉他课”,带着一帮同学弹弹唱唱,这算不算最早的“教学”雏形?

真正的“教师”身份,得从1991年说起。那年他刚从中央音乐学院硕士毕业,就被母校留校,成了音乐学系的一名教师。从那时起,“刘欢老师”这个称呼,就在校园里喊了三十多年。你以为他只是站在讲台上念PPT?那可太小瞧这位“音乐大牛”了。他教过的课程,从西方音乐史到音乐美学,从流行音乐概论到录音艺术,跨度大得让人咋舌——毕竟,这位可是能把古典乐的严谨和流行乐的活力揉在一起的音乐人,自己的专辑记住里的歌,哪一首不是对音乐本质的探索?

刘欢是老师吗

更让人佩服的是,他对学生的“较真”。有学生回忆,刘欢上课从不照本宣科,讲到歌剧段落,能直接哼出台词的旋律;讲到流行音乐的发展,随手就能弹一段猫王的摇滚。作业呢?更是“不近人情”——分析一首歌的和走向,不仅要写出和弦,还要说明白“为什么这样编配能打动听众”。这种“既要懂理论,更要懂实践”的教学,让多少学生从“追星”心态,变成了真正敬畏音乐。

除了在央音的讲台,刘欢还“跨界”到其他高校。2010年,他被北京师范大学聘为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开设了流行音乐与文化研究课程。这门课有多火?据说选课通道一开,名额几分钟就被抢光,不少学生为了“抢”到他的课,甚至特意早起排队。课堂上,他不只聊音乐,更聊文化——好汉歌里的市井气,弯弯的月亮里的乡愁,他都能从音乐引申到社会变迁,让学生在歌声里读懂中国。

刘欢是老师吗

对外面的学生,刘欢也是“倾囊相授”。2012年他加盟中国好声音当导师,台上的他,少了点讲台上的严肃,多了点“老大哥”的憨厚。学员张婧怡曾说,刘欢从不盲目追求技巧,反而总问她:“这首歌你想表达什么?你最想让观众记住的,是哪个字?”这种“重情感轻炫技”的指导,让她明白:音乐的本质,永远是“走心”。有学员翻唱他的作品,他甚至会亲自帮着改编细节,哪怕只是和一个和弦,都要反复琢磨——“别为了‘好听’而唱歌,要为了‘说话’而唱歌”,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你可能会问:“刘欢这么忙,拍戏、开演唱会、做节目,哪还有时间当老师?”可对他来说,“老师”这个身份,从来不是“副业”,而是和音乐一样,刻在骨子里的热爱。他曾说:“教学生就像种树,看着他们一点点生根发芽,那种成就感,和写出好歌一样让人满足。”如今五十多岁的他,不管多忙,只要学校有课,他总会提前备课,甚至推掉一些“来钱快”的通告,就因为“不想让学生等”。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刘欢是老师吗?他不仅有教授职称,有三十年教龄,更有无数学生口中的“刘欢老师”这个最亲切的称呼。他把音乐的火种种在年轻一代心里,用学识和热爱告诉每一个人:音乐不只是舞台上的光芒,更是课堂上可以触摸的温度,是生活中可以传递的力量。

下次再听到好汉歌或凤凰展翅,不妨多想想:那个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音乐与人生的刘欢;那个对着学生耐心改作业,直到他们眼里的光越来越亮的刘欢。他或许没有天天出现在热搜上,却用另一种方式,在娱乐圈的喧嚣里,守着一片最纯粹的“讲坛”。这样的“刘欢老师”,难道不比任何星光都更让人尊敬吗?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