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刘欢多次披头散发登台唱歌,是不修边幅还是另有隐情?那些藏在“乱发”后的歌,你真的听懂了吗?

第一次在电视上看见刘欢唱歌,很多人可能会愣一下——屏幕里那个奋力高歌的男人,头发像刚从被窝里爬出来一样乱糟糟,额前的碎发几乎遮住眼睛,衬衫扣子随意敞着两颗,可他完全不在意,依旧扯着嗓子唱好汉歌,唱从头再来,唱弯弯的月亮。后来才知道,这“披头散发”的模样,几乎成了他的舞台标志。

刘欢披头散发唱的歌

有人说他“不注重形象”,毕竟娱乐圈里鲜少有人敢顶着这么随意的发型登台,更别说是春晚这种重要场合。可仔细想想,刘欢缺过“形象”吗?1987年,他用一把吉他弹唱少年壮志不言愁,干净清爽的形象配上燃烧的嗓音,让全国记住了这个北京男孩;后来去美国留学,西装革履站在舞台上,依旧是那个声音里带着穿透力的歌手。那他为什么总“披头散发”?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刘欢曾不止次在采访里提过:“唱歌的时候,我不想让头发成为‘焦点’。”在他看来,舞台是留给歌的,不是留给发型师和化妆师的。1998年春晚唱好汉歌,他顶着乱糟糟的卷发,穿着件普通的黑色夹克,可当他吼出“大河向东流哇”时,谁还记得他头发什么样?观众记住的,是那股梁山好汉的豪迈,是歌声里裹着的烟火气。后来唱从头再来,头发更乱了,额前的碎发随着他扯着嗓子喊“心若在梦就在”不停地晃,可当时下岗潮刚过,多少听着这首歌擦干眼泪的人,会觉得一个“不修边幅”的男人唱出的“从头再来”更真实、更有力量?

刘欢披头散发唱的歌

说到底,刘欢的“披头散发”,从来不是邋遢,而是一种对“歌比人重要”的执拗。在娱乐圈这个“颜值即正义”的地方,他像个“异类”——别的歌手为了上镜减重,他为了保护嗓音常年有“小肚子”;别人争着抢潮流单品,他常年穿着中山装或衬衫;别人在社交媒体上经营精致人设,他很少发动态,偶尔露面也常是顶着乱发、背个双肩包。可就是这么一个“不讲究”的人,写出了弯弯的月亮里“岁月静静地流淌”的温柔,唱出了千万次的问里“千万年为什么,爱存在”的深情,翻唱的从头再来至今仍是下岗工人的“精神战歌”。

更难得的是,他的“不讲究”里藏着对音乐的极致讲究。有次拍节目,工作人员想给他梳个整齐的发型,他摆摆手说:“算了,唱歌时头发挡着眼睛,反而让我更专注。”他确实需要“专注”——唱亚洲雄风时,他要把高音唱得像长城一样雄伟;唱丁香花纪念诗人查慎行,他要低声呢喃般地念“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唱奥林匹克颂”,他要让歌声裹着五环的形状飞向世界。这些歌里藏的故事、情绪、力量,比他头发整齐不整齐重要得多。

刘欢披头散发唱的歌

现在回头看,刘欢的“披头散发”其实成了一种独特的符号。就像罗大佑的眼镜,崔健的破洞牛仔裤,那些看似“不完美”的外表,反而成了歌声的注脚——当一个人把所有心思都放在歌里时,外形上的“随性”,就成了对音乐最虔诚的“讲究”。下次再看到刘欢顶着乱发唱歌,别急着说他“不修边幅”,试着戴上耳机听听他唱的:那每一句嘶吼、呢喃、吟唱里,藏着一个歌手最真实的模样,也藏着你可能在某个深夜里,需要的那些慰藉和力量。毕竟,真正的好歌,从来不需要靠发型来加分,就像真正的星光,从来不需要靠滤镜来照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