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刘欢凭什么被圈内人“高看”?有人喊老师,有人直呼其名,他却从不较真,你细品

您发现没?娱乐圈里叫“刘欢”的人不少,可只要一提起这个名字,大家心里蹦出来的那个刘欢,好像从没“叫错过”。有人尊称“刘老师”,有人直接喊“刘欢”,连刚出道的年轻歌手见了,都得毕恭毕敬先鞠个躬再开口。这到底是为啥?是名气太大,还是人缘太好?

要说这“怎么叫”的问题,得先从刘欢的老本行——音乐说起。1987年,他唱着少年壮志不言愁一炮而红,那会儿多少年轻人跟着磁带哼“一路坎坷一路豪情”,可没人管他叫“刘歌星”,都亲切地喊“欢哥”。为啥?因为他从没端着架子。拍北京人在纽约时,为了唱好千万次问,他在录音室里泡了半个月,每天带着剧本去跟导演聊角色,嗓子哑了就喝口润喉茶接着来,场务都说他“比咱们打工的还拼”。这种实在劲儿,让身边的人觉得:这人,能处。

后来他转战教坛,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声乐,这称呼可就变了。“刘老师”这叫法,可不是谁都能随便挂的。有个学生回忆,第一次上课,他紧张得手心冒汗,刘欢却笑着递过一杯水:“别慌,唱不好是正常,唱好了才不正常呢。”课间他还跟学生聊爵士乐,聊美国老电影,甚至追着问“你们年轻人现在爱听的Rap,节奏点在哪儿?”有学生想转流行,他不仅没反对,还把自己收藏的黑胶唱片借给对方找灵感。你说,这样的老师,学生能不敬着吗?就连毕福杰、孙楠这些大腕提起他,都得说句:“刘老师那儿,我没白学。”

刘欢怎么叫

那咋还有不少人直呼“刘欢”呢?这就得说说他圈里的“江湖地位”了。1990年春晚,他和韦唯唱亚洲雄风,那会儿谁敢直呼其名?可偏偏跟他合作过的艺术家都说:“老刘这人,没那么多讲究。”那英录征服时,状态不对,刘欢在旁边没说一句重话,就放了段爵士版让她听,突然那英就开了窍;羽泉刚出道没钱录歌,他主动介绍录音棚,还帮忙改编曲子,录完拍拍羽泉肩膀:“小伙子,有劲儿。”您看,把他当“自己人”叫的,都是真正跟他交过心的人,知道他心里那杆秤:事儿大于名情,实在大于客套。

最逗的是中国好声音那几年,他当导师,学员都管他叫“刘欢老师”,可私下里打打闹闹,有人喊“欢叔”,有人调皮叫“老刘欢”,他从来不挑理。有次陈梓童跟他对飙高音,输了之后撅着嘴,他笑着揉揉人家脑袋:“丫头,下次再战。”您说,这种性格,谁能不喜欢?

其实啊,称呼这事儿,从来都是人品的倒影。刘欢叫“刘老师”,是因为他真带着“传道授业”的诚心;有人喊他“刘欢”,是因为他把“朋友”二字刻在了骨子里。比起这些虚名,他自己倒说得明白:“歌是人唱的,不是架子摆的。人家愿意怎么叫,那是人家的情分,我听着高兴就行。”

您再想想,现在的娱乐圈,新人出道恨不得把头衔挂满身,可刘欢火了半辈子,身边人却用最朴素的方式叫着他。这份“怎么叫都行”的背后,哪是什么不在乎?分明是把“人”做在了“名”前头。毕竟,真正值得被记住的,从来都不是您被叫什么,而是您到底配得上被怎样叫。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