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华语乐坛谁最有资格“点评”周杰伦,刘欢老师绝对排得上号。这位唱功封神、眼界开阔的音乐教父,不仅手握格莱美评委的身份,更见证了中国流行音乐从港台主导到多元发展的全过程。他看周杰伦,看的从来不只是“红不红”,而是这个人到底给华语乐坛带来了什么真正的改变。
2000年周杰伦的第一张专辑Jay横空出世时,刘欢正在准备自己的英文专辑。后来他在一次采访里回忆,第一次听到星晴时,手里的咖啡杯都忘了喝:“这小子写旋律,哪是按套路出牌?前奏刚响起我还以为是爵士,结果副歌一转,又甜又跳,像把棉花糖塞进了黑唱片里。”那时候圈里很多人说周杰伦“口齿不清”“玩票性质”,但刘欢的态度很明确:“你们管他唱得清不清楚?人家把心里的旋律唱出来了,这才是音乐该有的样子。”
真正让刘欢“刮目相看”的,是2001年范特西里的双截棍。这首歌刚出来时,几乎没人能get到它的好:唢呐一响像庙会开场,Rap快得像机关枪,中间还插了一段京剧念白。但刘欢在音乐节目里分析这首歌时,眼里闪着光:“你知道他为什么敢这么玩吗?因为他把中国元素揉碎了,再拼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唢呐在这里不是‘土’,是炸药包;京剧念白不是‘噱头’,是节奏的支点。这种东西,学院派写不出来,市场歌手更不敢碰。”后来双截棍火遍亚洲,刘欢在后台碰到周杰伦,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小子,是真能把‘胡来’变成‘厉害’啊。”
要论刘欢对周杰伦最“扎心”的评价,还得是2014年中国好声音后台的一段对话。那会儿周杰伦当导师,经常在录制时跟学员讲“哎哟,不错哦”,被网友调侃“嘴瓢”。刘欢有一次笑着问他:“你那‘哎哟不错哦’,到底是真的觉得好,还是顺口说的?”周杰伦挠挠头:“有时候真不知道怎么夸,反正就觉得他们唱得有感觉。”结果刘欢转头就对镜头说:“你们别看周杰伦嘴上不说,他耳朵比谁都刁。他能听出哪个学员是真的在‘唱歌’,哪个只是在‘炫技巧’。这比教他们怎么唱高音难多了,因为这是对音乐最根本的尊重。”
去年周杰伦“嘉年华”世界巡演开到北京,刘欢带着女儿去看演唱会。后来他在社交平台晒了现场照,配文写了一句话:“今晚的北京,被一个叫周杰伦的人‘偷’走了时光。”底下有粉丝问他:“老师,你最佩服周杰伦哪一点?”他回了很长一段话,说:“我佩服他能把‘流行’做成‘经典’。你看现在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听他的歌;四十几岁的人,也听他的歌。为什么?因为他的歌里藏着一个时代的青春,也藏着音乐的灵魂。这不是靠炒作,靠流量,是靠一拳一拳打出来的真功夫。”
说真的,现在提到周杰伦,大家总爱说“顶流”“天王”,但刘欢的评价里,从不提这些虚的。他看的永远是音乐本身:周杰伦怎么把R&B和中国风拧成一股绳,怎么敢在电子音乐里塞进昆腔,怎么用简单的歌词写出最戳心的故事。这种评价,没有吹捧,没有滤镜,就像一个老匠人看着后辈雕出了一件举世无双的作品,嘴上说着“还行”,眼里全是骄傲。
所以下次再问“刘欢怎么评价周杰伦”,可能根本不需要长篇大论。因为真正的认可,从来都是藏在那些“咖啡忘了喝”“拍拍肩膀”“说句‘偷走了时光’”里的——毕竟,懂音乐的人,懂你,懂你的歌,更懂你这些年到底为华语乐坛付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