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

当刘欢遇上孙悟空,除了“敢问路在何方”,你还听过他唱给大圣的“烟火气”吗?

提到孙悟空,你脑子里蹦出来的是六小龄童版的美猴王,还是周星驰版的无厘头大圣?是动画里瞪着一双火眼金睛的毛脸雷公嘴,还是游戏里挥舞金箍棒的热血少年?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孙悟空会唱歌,会是什么调子?

答案可能藏在1999年的那部动画电影宝莲灯里——当沉香举起斧头劈开华山,背后响起的,是刘欢配的孙悟空。

一、从“歌神”到“大圣”:刘欢怎么成了孙悟空的“嘴替”?

刘欢孙悟空

说起来,刘欢和孙悟空的缘分,本身就带着点儿“天选感”。90年代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要拍宝莲灯,导演常光希犯难了:沉香需要一个“有力量又有关怀”的引路人,孙悟空这个角色,不能只有火眼金睛和金箍棒,还得有“人味儿”。

他们找了好几个演员,试音时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直到刘欢走进录音室——那时他刚唱完好汉歌,一头长发,嗓音醇厚得像陈年的酒,开口第一句“老孙来也”,整个办公室都愣了。

导演后来在访谈里说:“刘欢的声音里有股‘劲儿’,不是蛮力,是历经风霜后的通透。就像孙悟空,看似是齐天大圣,其实也曾被压五指山下,有过孤独,也有过不甘。”

二、当行走的CD遇上“三昧真火”:刘欢给孙悟空加了多少“私货”?

你肯定听过敢问路在何方,蒋大为版的孙悟空,嗓音高亢,带着股“闯天涯”的豪气。但刘欢版的孙悟空,不一样。

在宝莲灯里,孙悟空有两段戏:一段是被沉香感动,决定帮他救母,说“你小子有种,老孙陪你闯一闯”;另一段是和二郎神打斗时,被天兵天将围攻,喊“俺老孙金箍棒下,没有怕死的鬼”。

刘欢配这两段时,没拿腔拿调,反而带着点儿北京胡同里的“贫气”。比如闯山那句,他故意把“闯”字咬得有点儿“垮”,像是在拍着胸脯跟小兄弟打包票;打斗时的“鬼”字,尾音拖得长,又带着笑意,仿佛在说“来吧,谁怕谁”。

后来采访,刘欢笑着说:“孙悟空得是‘活’的。他不是神,是石猴,从山里蹦出来的野孩子,啥都不怕,但也重情义。配音不能‘端着’,得让他像站在你面前,掏心窝子跟你说话。”

三、25年了,为什么我们还忘不了刘欢的孙悟空?

今年是宝莲灯上映25周年,有人翻出刘欢的配音片段,评论区炸了:“原来孙悟空还能这么配,像邻家大哥一样亲切”“每次听到老孙来都起鸡皮疙瘩,这才是‘有温度的神’”。

为什么?因为刘欢的孙悟空,打破了我们对“英雄”的刻板印象。他不是完美的,他会骂骂咧咧,会耍小聪明,会在小沉香哭的时候笨拙地拍拍他的肩——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他成了有血有肉的“大圣”。

就像刘欢常说的:“艺术得‘接地气’,再伟大的神,也得让人摸得着喜怒哀乐。”他的孙悟空,不是挂在墙上的画像,是坐你身边,陪你喝酒、陪你闯祸、陪你长大的那个人。

所以下次再提起孙悟空,除了“筋斗云”“金箍棒”,不妨想想刘欢的那声“老孙来也”。毕竟,不是每个孙悟空,都能一边唱着“敢问路在何方”,一边给你递上人间烟火的温暖。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